為做大合肥,提高省會首位度,也是集了全省之力,這反而引起了省內兄弟地市的不滿。做為安徽省人,我只能對合肥發表一點小意見,我在合肥開了一年多店面生意,安慶發展的不錯,但同合肥相比,規模就小了很多,從現實的角度來合肥看到南京,是多少怒氣在心中。
1、南京對合肥的發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合肥還需要多少年才能趕上南京?
可能沒有哪個省的省會,像南京那樣輻射本省眾多地市有限;也沒有哪個省的省會像南京那樣,輻射別的省的地市效果非常明顯。也沒有哪個省的省會像合肥那樣,地理位置絕佳,卻看著身邊的地市跑去了別人家里,對于合肥來說,南京的存在,到底有種瑜亮情節在里頭。那么,南京對于合肥的發展影響到底有多大?南京的存在,對于合肥的發展來說,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首先,歷史上的南京曾經是江南省的“省會”,也就是安徽的政治文化中心,直到順治康熙年間,才逐步轉移到了安慶,所以至今還有很多安徽人將南京作為心中的永恒省會,
合肥雖貴為霸都卻毫無霸氣可言。建國后,為了更好發展安徽社會經濟,將安徽省會定位合肥,可以說,合肥的起點是很低的,當年的經濟總量甚至不如安慶、蚌埠、蕪湖。為做大合肥,提高省會首位度,也是集了全省之力,這反而引起了省內兄弟地市的不滿,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合肥看到南京,是無限郁悶在心中。其次,南京正在加速南京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南京的都市圈,是妥妥地將安徽的安慶、宣城、蕪湖、馬鞍山等給圈了進去。合肥的勢弱,反而助推這些地市加速投向南京的懷抱,雖然也打造了寧合發展軸,但很明顯,大家更想沿著軸往東走。一體化的加速,除了吸引地市奔向南京外,眾多的安徽人早就用腳投票,成了老南京人或新南京人,即使合肥本身高校資源豐富,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多也是“頭也不回”去南京。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合肥看到南京,是多少怒氣在心中,再次,合肥能不能有效對接南京的發展。在這里,合肥有個標桿可以學習,就是杭州!雖然今天安徽的黃山,正在不顧一切地往杭州跑,杭黃高鐵的開通,只會加速這一趨勢,但是,杭州在如何處理好與上海之間的關系,就值得合肥學習。杭州既能夠充分借力上海發展紅利,吸引海內外人才投資到杭州,哪怕這些專家人才住在上海工作在杭州;又能走出一條杭州獨特的發展道路,在互聯網經濟發展上獨具一格,成為今天世界數字經濟的發展高地,
那么,合肥能不能有效借勢南京的發展,又能走出一條合肥特色的發展道路呢?應該說,合肥的發展還是很有優勢的,地理位置正居安徽中心,省會的首位度效果明顯,全省對合肥的發展支持也不可謂不大,巢湖區域的劃入拉開了合肥城市建設的新框架。與其把南京當作搶人搶資源的洪水猛獸,不如在兩地間多走動走動,優化自身發展環境,把項目留下,把人留??!畢竟,你還有個中國科技大學呢!找到合肥特色發展路子,挖據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合肥真正需要做的,
2、在安徽合肥買一套房,需要奮斗多少年?
題主問的是:奮斗多少年?那些回答房價貴貴貴房價高高高的,根本不審題,而且多數就想一口吃個胖子。哪怕自己只是一個中專生,也恨不得一畢業就年薪百萬、家財萬貫,事實上,在合肥,正常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科大的畢業2~3年可以貸1套,工大安大的3~5年可以貸1套,安醫的讀研,先熬到主治醫師,其他的類推如果還有男/女朋友一起承擔,即便雙方家庭完全不幫襯,踮踮腳或許還可以實現1套大一點兒的,或者將購房時間縮短。
3、在合肥待了9年,現在在合肥定居,已經成為第二故鄉,合肥在你心中怎么樣?
做為安徽省人,我只能對合肥發表一點小意見,我在合肥開了一年多店面生意,合肥發展有兩點要改一下,第一,消防水龍頭問題,一個省會城市,消防是個大問題,公路兩側,三百米到五百米最少有個消防水龍頭,而合肥五里路難見一個。二,公共廁所問題,十里路難見一個,你到上海浙江一帶看看,不遠就有標記,前方多遠有公共廁所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