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氣象的微博官媒報道于是,鄭州暴雨便有了“千年一遇”,甚至“五千年一遇”之說。從7月20日算起,鄭州災難性暴雨距今天是第15天。
1、鄭州暴雨失蹤幾十人,有可能被洪水沖到哪里?還有找到的可能嗎?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從7月20日算起,鄭州災難性暴雨距今天是第15天,失蹤的50人,找到有點難度。特大暴雨順勢而下,平原地帶四通八達,但有個規律,整體地勢西高東低,沖走的方位最大可能在東面。有些塌方的路面,涵洞漩渦,湖泊,較高的秋作物地里,有水的溝坎等等,還有可能順水流而下,沖到更遠的地方。相信自己,到有感應的地方去轉一轉吧,時間越早越容易被發現,
一些塌方路面,只有修復的時候才有可能被發現。在水中沖到河流湖泊的,也許時間很久以后才能被發現,希望政府能為失蹤者的家屬貯備DNA,需要時提取。自己也可以去派出所咨詢一下,這次遇難的300多人,300多個心碎的家庭。失蹤的50人,有的連見的機會都沒有,作為筆者,心情沉重。愿失蹤的50人早日回家,愿在特大暴雨中走的300多人在天堂里不再有傷害,
2、為什么說這次鄭州的暴雨千年一遇?和98年的洪水相比哪個大?
這次的鄭州暴雨有多恐怖?我們看一下“鄭州氣象”官方微博的報道:鄭州20日16時-17時,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了201.9mm。19日20時到20日20時,單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時到20日20時,三天的過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
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相當于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從氣候學的角度來看,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現期通過分布曲線擬合來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鄭州氣象的微博官媒報道于是,鄭州暴雨便有了“千年一遇”,甚至“五千年一遇”之說。
不過,這樣說法出爐之后,在網絡上引發激烈的討論,7月21日,在中央氣象臺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說了這一番:“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是源自于水文氣象里面關于洪水重現期的一種科學上的解釋計算方法主要是依據時間比較長的歷史記錄來推算某一類天氣事件。尤其是洪水這個事件在歷史上可能重復發生的頻率,這實際上是一個數學上的概率,
中間省略一大段所謂“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在目前我們沒有得到可靠的、長時效的、有效的降雨記錄之前,很難去談這個問題。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看懂了嗎?最權威的氣象臺工作人員都表示不能確定是不是“千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因為,中國降雨量的科學記錄只有70年,在這樣的數據基礎上,無論如何都不能推斷出一場大雨是千年一遇,哪怕是百年一遇的,
我們再比較一下98年大洪水:1998年洪水,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后,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98年大洪水有多恐怖?當年6月,湖北雨并不是很大,但下游洞庭湖鄱陽湖水頂托,上游也不斷來水,最終6月24日,境內長江自下而上陸續突破警戒水位,7月5日迎來第一次洪峰,出現如此早是當時有記載133年以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