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的目標所在,什么意思,全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擴展資料: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語出儒學經典《大學》,此之謂絜矩之道。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所謂為使天下正大光明必須會先治理好自己的屬國,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會很注重孝道;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百姓就會注重悌道;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寡,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君子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不喜上級對自己的言行,就不要對下屬做;不喜下屬對自己的言行,就不要對上級做;前面的人的言行讓自己不快,不讓后面的人從自己這里再感受到;后面的人讓的言行自己不快,不讓前面的人從自己這里再感受到;右面的人的言行讓自己不快,不讓左面的人從自己這里再感受到;左面的人的言行讓自己不快,不讓右面的人從自己這里再感受到,這就叫挈矩之道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全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語出儒學經典《大學》,意思是,大學的宗旨在于了解并達到人們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于推己及人,幫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為有道德的人,最后的結果是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并保持人類最高的善。“明明德”就是悟道;去修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是一個凡人成為圣人的三個綱要。擴展資料: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講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它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書五經,我們會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