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編寫過程中的交往聯系,一個代表第三等級利益,以反對封建專制、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為己任的“百科全書派”也逐漸形成名詞解釋:法國百科全書學派是什么[急],百科全書派,哲學流派,18世紀,法國,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工藝,狄德羅,孟德斯鳩,百科全書派通常指的是18世紀法國一部分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
讓·雅克·盧梭法國18世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內瓦一個鐘表匠的家庭。母親早逝,很小就跟隨父親識字,閱讀文學、歷史一類書籍。10歲時父親因打官司敗訴外逃,盧梭由此成為孤兒,沒有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從16歲開始離開故鄉過流浪生活。他走遍了全瑞士,還到過法國、意大利的許多地方,做過仆役、家庭教師、私人秘書。長期的流浪生活和復雜的工作經歷,使他對下層平民社會有較深的了解,對法國封建社會的不平等有深刻的認識,由此也使他獲得了廣泛的知識,逐漸形成了他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成為18世紀資產階級激進的啟蒙思想家。盧梭30歲時帶著自己創作的樂譜和劇本來到巴黎。以后他很快結識了啟蒙運動的思想家狄德羅、伏爾泰等,成為“百科全書派”的重要成員
百科全書派,哲學流派,18世紀,法國,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工藝,狄德羅,孟德斯鳩,百科全書派通常指的是18世紀法國一部分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百科全書》主編為狄德羅
3、“百科全書派”是怎么形成的?狄德羅的計劃很快得到了伏爾泰、盧梭、霍爾巴赫、愛爾韋修等20多位著名學者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狄德羅把法國幾百名優秀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師、航海家、軍事專家和醫生組織起來,分擔全書的條目寫作任務,由狄德羅任主編,達朗貝爾任副主編。隨著編寫過程中的交往聯系,一個代表第三等級利益,以反對封建專制、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為己任的“百科全書派”也逐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