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記得收過最大的單個紅包是200塊前幾年收到的紅包還是五塊十塊居多,然后這幾年可能是通貨膨脹,紅包也漲了點,變成了20塊,如果關系好一點的就50塊,一百塊。廣東人給小孩壓歲錢,講究的是個彩頭,凸顯的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我家里親戚比較多,一條街好多都是親戚,去探親大概有十幾戶,然后紅包有厚厚的一層,嗯嗯單看數量還是很驚人的,但是總額大概就800左右,甚至更少,據我知道,廣東大部分紅包都不是很大,不過潮汕地區例外,聽我的朋友她們潮汕地區的紅包都挺大的。
1、春節,在廣東,你的紅包最大是多少?
從小到大,記得收過最大的單個紅包是200塊前幾年收到的紅包還是五塊十塊居多,然后這幾年可能是通貨膨脹,紅包也漲了點,變成了20塊,如果關系好一點的就50塊,一百塊。我家里親戚比較多,一條街好多都是親戚,去探親大概有十幾戶,然后紅包有厚厚的一層,嗯嗯單看數量還是很驚人的,但是總額大概就800左右,甚至更少,據我知道,廣東大部分紅包都不是很大,不過潮汕地區例外,聽我的朋友說,她們潮汕地區的紅包都挺大的,
2、為什么說廣東紅包是一股清流?
我是廣州本地的,說下我的觀點:我們過年封紅包一般都是給至親的小孩,比如說哥哥姐姐的小孩一百塊錢,其他人,比如說鄰居的小孩,小孩的同學,沒結婚的同事等,一般都是十塊錢,過個年幾百塊錢就差不多了。我們一些外省的同事就不同了,他們說一般過年回家,都要花一兩萬塊錢,他們也很苦惱,1年365天,355天省吃儉用,就是為了回家,裝逼10天,完全不值得,
3、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廣東的令人啼笑皆非,你收了多少紅包?
逢年過節給小孩壓歲錢似乎成為家庭生活追捧中的一部分。不論咋樣認為,從給壓歲錢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風氣,廣東人給壓歲錢的做法,不是令人啼笑皆非,而是很值得學習。廣東人給小孩壓歲錢,講究的是個彩頭,凸顯的是一種美好的祝愿,6、8、10元都可以,大家都很高興,不會將其作為乘機斂財的工具,也沒有負擔,大家都爭著給。
但是,有些地方的一些人卻把給小孩壓歲錢作為斂財的機會和工具,相互攀比,不給幾百、幾千不算給,每當收到這樣的邀請,總是有口難言,哭笑不得,很難為情。不給,不好意思,給,又覺得不值得,今天收,改天還,再收,再還,已形成惡性循環。有的人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有的也因此結怨、結狠,為了有個好彩頭,還是學學廣東人的做法吧!。
4、你們一般收過的紅包最大是多少?
謝謝邀請值此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首先恭祝朋友們新年快樂,此題勾起我的遙遠回憶,即是傷感的,又是幸福的。各種交雜在一起的思緒70年代的我,收到人生中最大的一個壓歲紅包50元,90年,高中畢業,18歲,大年初一去給奶媽拜新年。愉快的一天,吃過晚飯告別之時,奶媽拉著我的手,悄悄塞給我一雙襪子,一雙新襪子,
那是一雙勞動人民的手,與那雙新襪子的對比是那么的分明。奶媽對我說:“你現在長大了,18歲了,是大人了,送你一雙襪子,腳踏實地做人,穩穩當當做事,當我接過子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里面有東西,正當我要說什么的時候,奶媽用眼神告訴我,別說話,沒有過多的語言,但我明白,我知道,那是一種無言的愛......回家后,拆開襪子,里面有十張5元面值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