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連個正兒八經(jīng)的唐朝宮殿都沒有,西吹口中的唐朝長安三大內(nèi),太極宮是隋朝留下的,和洛陽的紫微城相比,被李世民自嘲為農(nóng)家小院;大明宮是廢棄多年的李淵的爛尾養(yǎng)老院倉促改成的,盛唐時期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興慶宮是藩王府改造的。唐朝洛陽的建筑硬件和政治軟實力都遠超長安,長安咋有臉滿世界獨霸大唐。
1、古代的長安是現(xiàn)在的西安嗎?
先說結(jié)論:不是!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話說三遍。長安是縣,西安是市,從漢高祖開始算,長安一直是縣,西安一直是市。西安是長安的上一級行政單位,長安是西安下轄的縣之一,自漢朝以來一直如此。你能問,東城區(qū)為什么改名叫北京市了么?西安市為什么改名叫陜西省了么?能么?能么?能么?長安,最早是一個鄉(xiāng),漢高祖劉邦其實很想定都咸陽(縣)的,可是都城被項羽給燒沒了,無可奈何只能重新建城。
地點就選在了長安鄉(xiāng),為了匹配都城所在,把長安鄉(xiāng)升格為縣。即:長安縣為都城所在,都城以縣名命名,稱之為長安城!那么,長安縣的上一級行政單位,的西安,當(dāng)時稱為什么呢?稱之為:京兆尹!記住了,京!兆!尹!是西安的古稱?。。‰S后的日子里,古西安經(jīng)歷了多次改名,分別有:京兆郡,改回京兆尹,京兆州,京兆府,唐朝時短暫改名為雍州宋朝都城遷離了西安,所以西安在宋朝最后一次被叫做京兆(府),
元朝改京兆府為安西府,后改名為安西路,后又改名為奉元路。到了大明,自然不能再繼續(xù)“奉元”,于是西安第一次有了今天的名字:西安府,從此以后,六百五十多年來,西安的名稱就一直沿用至今。而長安縣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長安縣作為西安(京兆)下轄的一個縣,兩千年來轄區(qū)和位置,也經(jīng)歷了很多次的變化。在今天的西安,漢宮遺址大體屬于未央?yún)^(qū),在西安城的西北方向,挨著咸陽市,
那里是最初的長安所在。后來,經(jīng)歷了千年歲月,長安城實在是不堪重負,城內(nèi)地下水都被生活污水污染了,所以隋朝建立都城的時候,不得不重新選址,于是向東南方向重新建立了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城的大概位置。長安縣,也隨之南遷,當(dāng)然了,今天的西安城,經(jīng)歷了后來的多次大修改建擴建。今天看到的城墻,大多數(shù)是明城,進入到內(nèi)城里面才能見到部分隋城,
2、洛陽是唐朝的國都嗎?難道不是長安嗎?
唐是兩都制,洛陽是東都?!叭A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唐太宗李世民“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唐太宗李世民“洛陽中土,朝貢道均,朕故修營”,——唐太宗李世民“兩京朕東西兩宅,來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聘咦诶钪蝸硗踔?,匪建國於三川,宜改洛陽宮為東都”?!聘咦诶钪稳ǖ劾铮怂手?,
——唐中宗李顯京雒兩都是惟帝宅,街衢坊市固須修整?!菩诶盥』鼐碰?,咸曰帝京,——唐玄宗李隆基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直為經(jīng)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唐玄宗李隆基帝業(yè)初起,崤崡乃金湯之固;天下大定,河洛為會同之府。——唐玄宗李隆基大唐宰輔杜佑《通典》:“(洛陽)凡周、漢、魏、晉、后魏、隋,至于我唐,并為帝都”,
《舊唐書》:“今洛都(洛陽)之制,上自宮殿樓觀,下及百辟之司(禮制和政府架構(gòu)),與西京無異。長安是唐朝的長度,洛陽是唐朝的高度,作為隋唐盛世的主場,隋唐的精華都在洛陽。長安有隋唐最精華的皇家宮殿嗎?沒有!但洛陽有——紫微城!長安有隋唐最大的皇家園林嗎?沒有!但洛陽有——西苑!長安有隋唐最大的皇家糧倉嗎?沒有!但洛陽有——含嘉倉!長安有最早的使館嗎?沒有!但洛陽有——隋明帝時期的四方館,
長安有隋唐最高的建筑天際線嗎?沒有!但洛陽有,還是成套——天堂、明堂、天樞、應(yīng)天門。長安有最早的集賢院嗎?沒有!但洛陽有——唐玄宗親創(chuàng)的麗正書院!長安有最早的殿試嗎?沒有!但洛陽有——武則天的首創(chuàng)!長安有不夜城嗎?沒有!因為長安禁煙禁火禁宵夜,“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對月”才是唐朝長安城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