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重慶九區十二縣人口
重慶市主城六區面積為:1435平方千米
渝中區: 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 60萬
大渡口區:面積 103平方千米,人口 21萬
江北區: 面積 221平方千米,人口 49萬
沙坪壩區: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 73萬
九龍坡區:面積 432平方千米,人口 76萬
南岸區: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53萬
擴展資料:
重慶經濟:
重慶市主城區經濟非常活躍,其主城九區的很多經濟指標事實上已經超過了很多沿海城市。重慶市全市2017年GDP為19500.27億人民幣,而面積僅占全市不到7%、人口占全市28.13%的重慶主城九區,GDP即達到9278.77億元,貢獻重慶直轄市GDP達到47.58%。
都市區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東部五大片區,共21個城市組團組成。以片區為格局有機組織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區具有相當的人口規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相互協調發展。每個片區包含若干組團和功能區。
2. 重慶九區十二縣人口多少
重慶下轄38個行政區縣(自治縣)
重慶以主城區為依托,各區縣(自治縣)形如眾星拱月,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城市群,是中國目前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一、26個區
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
二、12個縣(自治縣):
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3. 老重慶九區十二縣人口多少
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重慶主城9區常住人口約1034.35萬人,主城新區(渝西12區)常住人口約1077.89萬人,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常住人口為806.46萬人,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常住人口為286.72萬人。。
從大的區域來看,主城9區大幅流入。2010年第六次普查,主城9區常住人口745.76萬人,10年時間凈增加288.59萬人。流入趨勢非常明顯。
主城新區和渝東南小幅流入。主城新區2010年常住人口為1010.73萬人,10年時間凈增加59.16萬人,這個幅度不大。渝東南6區縣2020年比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了3.13萬人,基本實現了動態平衡。
不過渝東北就不樂觀了。渝東北11區縣較2010年常住人口減少20.08萬人,屬于凈流出板塊。
4. 重慶城九區面積和人口
重慶市現在管轄38個區縣(其中19個區、19個縣),各區縣名單如上(19個區中,有9個區為主城市區,其余的為郊區。重慶主城市區為9個行政區組成的重慶主城市區,通常稱之為“主城九區”;重慶主城市區“主城九區”包括: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重慶郊區縣包括:萬州區、涪陵區、長壽區、合川區、南川區、永川區、江津區、大足區、綦江區、黔江區、璧山縣、潼南縣、榮昌縣、銅梁縣、墊江縣、梁平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開 縣、石柱縣、武隆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忠 縣、豐都縣、云陽縣、城口縣。
5. 老重慶9區12縣人口
重慶市常住人口為32054159人,主城12區常住人口為21122370人,在重慶各區縣人口排行中,渝北區常住人口分別是2191493人,是重慶人口最多的區縣。也是重慶主城區人口最多的區,其次是萬州區、九龍坡區。
6. 重慶九區十二縣有多少人口
全市的總人口為3090.45萬人(包括外來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重慶人口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在重慶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達到18.1%,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個百分點;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個百分點;初中及小學文化程度人口占51.6%,比重下降了6.3個百分點據統計口徑,重慶私家車保有量突破29.5萬輛,按同比增長18%,
7. 重慶九個主城區人口
重慶的地圖缺失了左邊的西部包含大學城,西永,北碚等區域,右邊缺了兩江新區部分區域,按主城區面積的話重慶比成都大,但是重慶是多中心城市,各區域之間的建成區聯系可能不如平原城市緊密,可比性不大,成都目前也在往不屬于傳統主城區范圍的天府新區拓展,兩者比較常住人口比較有意義
8. 重慶9區人口
重慶市是最年輕的直轄市。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205萬人。下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包括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
其中,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為主城區。渝中區為中心城區,很多政府機關都設立在該區。
9. 重慶九區十二縣面積
1997年直轄以來,由于重慶市的特殊結構,所形成的一個類似于直轄市經濟、文化和交通概念上的市區范圍,就是重慶主城區。這一概念常常與“老重慶地區”(即四川省重慶市,俗稱九區十二縣,經調整后行政范圍即今重慶主城九區、長壽區、綦江區、永川區、璧山區、大足區、江津區、合川區、銅梁區、榮昌區、潼南區,面積23113.95平方公里)和“重慶直轄市”(今重慶市38個區縣,面積82402.95平方公里)相對應。
10. 九區十二縣才是重慶人
巴南區原來叫巴縣,巴縣在九區十二縣的時代管轄范圍較廣,對重慶主城區形成三面包圍,1994年底重慶區域調整,巴縣改為巴南區,長江以北所轄區域分別劃給了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長江以南劃入部分原九龍坡區的地盤,劃出部分地區給南岸區。
11. 重慶直轄前九區十二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4個直轄市,分別;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1949年10月1日,北平改稱北京,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中心
1958年2月,天津直轄市降格為河北省轄市,河北省行政中心由保定遷往天津。
1967年1月2日,天津從河北省分離,恢復直轄市。
1997年6月18日,重慶從四川省分離,恢復直轄市。
成立直轄市主要要具備以下條件:
1、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后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且應與原有直轄市保持一定距離,例如原省屬時期的重慶市為計劃單列市,國內政治經濟地位較為突出。
2、人口不少于200萬人,且是所在區域最大的城市,因為密度人口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3、非省會城市優先考慮,且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等超越所在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
4、省會直轄后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負省會職責。
5、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至少達到自足水平,便于往后政府調控。
6、盡量不破壞所在省的行政版圖。
截至2016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4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其市領導屬于正省級,即正部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