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醫療中下層水準優秀,就有助于江蘇抽調大量的醫療人員向外支援。河北現在出現了疫情,江蘇也是第1批前往援助的,作為江蘇政府,疫情期間,派出大批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愛心舉措,值得稱贊,其他地方抽調人員相對較少,其實是相對江蘇來說的,幾大發達省市的抽調人員數量也比較多。
1、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有多少?
我雖然不是做統計的,但我依然記得是四萬二千六百多!當時暴發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和全球華人華僑的心,情勢危機,單靠湖北已無力支撐!緊急關頭,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兄弟紛紛來援,最先出動的是各軍兵種的解放軍!為了國家安全,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我們湖北封省封城封鄉村。因為一切禁止,物資短缺,全國各地傾力相顧,各種瓜果蔬菜,生活用品不間斷的由四面八方向湖北匯聚,
2、為什么江蘇派醫療隊人員最多?
在去年的武漢疫情當中,以省為單位抽調的醫療人員江蘇最多。河北現在出現了疫情,江蘇也是第1批前往援助的,那為什么會這樣呢?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個方面就是江蘇為什么人多,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其他的幾個醫療大省市為什么人少?先看江蘇為什么派的人多。第1個原因是江蘇作為整體來看,不考慮直轄市,是中國各省當中醫療水平最發達的,沒有之一,
注意這是從整體上來看,而不是從某個局部來看。江蘇醫療的整體特點是有高原,但是高峰很少,江蘇的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南京。南京的總體醫療實力其實處于國內第二大,比北上廣差一些,但是和武漢,杭州,西安,成都,大體相當,也就是說除了廣東以外,沒有其他省份的優質醫療資源能夠領先江蘇。不過江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地級市的醫療資源水準在國內,顯著領先于其他省份,
全國唯一一所進入百強的地級市醫院就是蘇州的蘇大一附院。此外,按照廣東某機構編排的全國地級市百強醫院來看,江蘇大部分地級市都有醫院上榜,而且有好多城市有多家醫院上榜。上榜城市和醫院數量在國內領先,這樣的話就導致江蘇醫療的中層是優于其他所有省份的,包括廣東。這樣從整體上看,江蘇的整個醫療實力實際上就在中國各省份當中居于優勢地位,
江蘇的醫療中下層水準優秀,就有助于江蘇抽調大量的醫療人員向外支援。第2個原因是江蘇相對來說自身的疫情一直防控較好,有余力向外援助,從疫情爆發以來的情況來看,江蘇的治療效果是全國各省當中最好的。治療效果好,實際上是因為兩個原因導致的,除了自身醫療水準較高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防控能力比較好,早期介入,
這實際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綜合管理能力的表現。這個原因實際上也是江蘇整體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一個具體呈現,第3個原因是江蘇的優勢醫療學科契合了疫情防疫的需求。江蘇是重癥醫學重地,在這一領域具有優勢醫療人才,不光質量高,而且數量相對較多,國內重癥醫學的領軍人物邱海波是南京中大醫院的副院長。由他領銜的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在今年復旦大學百強醫院排行榜重癥醫學科的排名當中,位列全國第一,
除了他以外重癥八仙當中還有兩位是來自于東部戰區總醫院的趙蓓蕾,蘇北人民醫院的鄭瑞強。8人中有三人來自江蘇,和北京的數量相當,可見江蘇在重癥醫學領域的優勢。而除了這三人以外,很多江蘇的醫院在重癥醫學領域其實水準也是不錯的,其他地方抽調人員相對較少,其實是相對江蘇來說的,幾大發達省市的抽調人員數量也比較多。
不能一葉障目,把這個問題擴大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自身防控壓力和保障壓力比較大,比較典型的是四大一線城市。這四大一線城市是對外交往的門戶,境外人口流動比較頻繁,防控壓力比較大,需要留足相當數量的醫療人員應對突發情況,對于北京來說,由于承擔首都職能需要保障各級機關的正常運行,所以也必須要保留相當數量的醫療人員。
廣州和深圳又集中了整個廣東絕大部分的優質資源,所以廣東對外的援助能力就受到了制約,江蘇在對外交流的時候,更多是借助上海這個門戶來進行的,自身防控壓力會相對小一些。第二,地方醫院的實力相對有限,這一點在廣東地區表現的比較明顯,這實際上體現了廣東內部發展落差大的一個特點,珠三角范圍內的佛山是廣東地級市當中醫療水準最好的,在全國范圍內來看,也算是地級市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