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4大古都,就算天王老子來了鄭州也算得上古都。歷史古跡有“龍門石窟”“白馬寺”等第二名開封,開封是八朝古都,也有說七朝,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歷史了,先后有夏朝、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五代后梁、后晉、后漢、后周、遼朝、北宋和金朝等相繼在開封定都,所以有八朝古都之稱。
1、河南到底有多少人?
感謝邀請,河南是人口過億大省。現在只能找到2017年的數據,河南的戶籍人口是1.0853億,常住人口9559萬,從河南常住人口的變化曲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些年河南外出人員的變化,像十年前正是趕上南下打工的浪潮,常住人口急劇下降。現在隨著河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高,大家都更容易在本地找到工作,因此常住人口不斷上升,并縮小了與戶籍人口的差距,
河南的男女比例是50.8:49.2,遠遠低于全國男女51.2:48.8的平均水平。所以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穩,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沒有重男輕女、娶妻不難,因為在我身邊就有一個男孩四五個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務工,娶妻結婚早已是不僅僅局限在省內,所以我個人認為并不能通過男女比例簡單的否定這兩個實際問題。最后就是河南的城鎮化率超過50%,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事,但要知道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大多都在80%以上,所以進步的空間非常大,
2、河南到底有多少古都?
河南有4大古都,就算天王老子來了鄭州也算得上古都。而且是朝代最久遠的都城,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在河南,分別是“鄭州,洛陽,開封,安陽”,逐一介紹下每個古都的朝代和年代。河南古都第一名洛陽,洛陽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悠久的都城,
歷史古跡有“龍門石窟”“白馬寺”等第二名開封,開封是八朝古都,也有說七朝,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歷史了,先后有夏朝、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五代后梁、后晉、后漢、后周、遼朝、北宋和金朝等相繼在開封定都,所以有八朝古都之稱。歷史古跡有“包公祠”“天波府”“龍亭”“清明上河園”等第三名安陽,安陽是八朝古都,歷史上先后有夏朝、商朝、衛國、趙國、曹魏、后趙、冉魏、前燕、翟魏、南燕、東魏和北齊定都于此,安陽被稱為“七朝古都”,
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屬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被發現于安陽殷墟,故安陽更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歷史古跡“殷墟”第四名鄭州,雖然把鄭州排在第四,但其實鄭州的歷史影響力還是很強的,鄭州是五朝古都,分別是夏、商、管、鄭、韓將鄭州作為國都。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夏、商、管、鄭、韓建都于此,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設州。歷史古跡:“少林寺”“商代城墻遺址”等自古以來,中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希望我們大河南崛起,恢復到歷史的巔峰,。
3、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