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西省景德鎮從元代開始所生產的青花瓷器,開創繪畫與瓷器的巧妙融合,把繪畫故事繪畫藝術搬到了冰冷的瓷器上,從此,瓷器不僅是用具,而以另一種身份再現,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裝飾性,藝術性;今天元、明、清,所制做的官窯瓷器,好的民窯瓷器仍然不失往日的光彩,是愛好者,各大博物館追求的對象,可以稱得上硬通貨,過億元的瓷器也突破了兩位數。
1、哪里的瓷器比較好?是不是越老的瓷器越值錢?
我以為,宋代的汝窯器,產自河南汝州,從青瓷誕生以來,從制做工藝,型狀設計,任何朝代都沒有超其左右的,宋代汝窯瓷器給人簡約,精致,雋永,充滿想象,再加如玉的神韻更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性!還有江西省景德鎮從元代開始所生產的青花瓷器,開創繪畫與瓷器的巧妙融合,把繪畫故事繪畫藝術搬到了冰冷的瓷器上,從此,瓷器不僅是用具,而以另一種身份再現,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裝飾性,藝術性;今天元、明、清,所制做的官窯瓷器,好的民窯瓷器仍然不失往日的光彩,是愛好者,各大博物館追求的對象,可以稱得上硬通貨,過億元的瓷器也突破了兩位數!但在我們民間收藏者中仍然有些人認為,瓷器越老越值錢!其實不然,只有哪些美的,藝術表現力強的,看上去賞心悅目的“新,精,奇”的老舊藏品才更有價值!。
2、河南汝州作為汝瓷的故鄉,為什么就沒落了呢?
汝官窯址是一大謎題,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工作者為尋找汝官窯遺址,曾在汝州市、聯郟縣、魯山、寶豐、宜陽、新安等10多個縣市,發現多處窯址,均屬于民窯系統。自2009年當代汝窯茶具市場銷售額上億元,一套汝窯茶具售價從300元到3萬多元。盡管如此,由于工藝上要求,當代汝窯市場占有率不到13%,陳設藝術瓷不到50%。
一件好的汝窯器,應是從制作工藝上就是很注重,第一是泥料,泥必須經過多次的拍洗,然后篩選,它要經過恰當的研磨工藝,讓泥的密度達到200目左右細度,出來的胎就會比較細滑,第二,它在成型的過程,有一些工藝是必要絕對執行的。比如圈足必須是鐵線圈,就是干干凈凈的一條圈,因為這條圈也是美感的代表。剛剛說到泥料要夠細,摸起來很細滑,這是泥料表現的,
第二是釉窯表現的,它釉色配合這樣的鐵線圈,讓我們感覺它的對比還有工藝的表現上,恰到好處。當代汝窯經過半個世紀的傳承和發展,由于人才的不足,技術的滯后,始終沒有做出特色,沒能形成產業化,盡管政府多方支持,廣東、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陶瓷產區的仿汝窯茶具,明顯還存在許多技藝上的不足。汝窯的這個圈是最漂亮的,這種圈足美感的概念,還有三個支釘釘燒,支釘如果能夠微小的芝麻釘也很美,摸起來也不澀手是相當好的,
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寧可用另外一種方式——乳釘掛燒,有時候覺得三個支釘反倒破壞畫面了,那三個乳釘,就類似于圈足的美感。這是必須表現出來的,一個好的汝器,并不是一定是支釘掛燒才是好的汝器,而是它的工藝要求,對美感的要求,才是汝窯的精神,當代汝窯體現了陶藝家對創作的不斷摸索和執著,也可看到其個人品格、美學修為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