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2019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緩、上陡的斜坡是最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形。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修路建房開挖形成的斜坡等都是容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2.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可放大
在地圖上,貴州省屬于中國西南方向,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省,湖南,云南,廣州接壤,貴州省位于湖南的西方,湖南靖州與貴州黎平和錦屏交界,中國政區圖上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貴州省位于湖南省的左邊,所以貴州省位于湖南省的西方
3.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大圖
貴陽到獨山不走高速的距離215公里左右:
4.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2019年
貴州省不屬于任何一個省,因為貴州省本身就是一個省,屬于中國,簡稱貴或黔,位于云貴高原東部。省會是貴陽市。
貴州介于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云南、北接四川和重慶。全省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面積約17.6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8%,共有9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8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貴州之稱。
拓展資料
“貴州”名稱,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除此以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指貴州的名稱源自“羅氏鬼國”;因為“鬼”不好聽,才轉音為“貴”,也有一說,因此地地形崎嶇,交通不便,運送物資不易,造成百物昂貴,故有"貴州"之名。
中國彝族的先民曾被稱為“羅羅”或“羅蘇”。唐宋時代,隨著大理國崛起,彝族部落開始越過烏蒙山,在今天貴州地區廣泛發展。
他們在唐末已形成較大的獨立政權,被稱為“大鬼主羅殿王”。宋末,貴州中部有羅氏鬼國,或稱為羅施鬼國,依附于宋;南部則有羅殿國,依附于大理。
5.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百度地圖
貴州省,簡稱“貴”或“黔”,省會貴陽。
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的云貴高原,與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接壤。
貴州省是中國西南地區交通樞紐,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總面積17.6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4000萬。
下轄6個地級市: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畢節、銅仁;
3個民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6.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交通地圖
貴陽北和貴陽東指的是貴陽的兩個高鐵站的名稱。貴陽北站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西二環,貴陽東站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東二環。與貴陽北站不同,東站的主要功能是分流交通,北站的主要功能是運送乘客。如果是來貴陽旅游在貴陽北站下車比較方便,因為貴陽北站設施比較齊全,地鐵1號線可直達市區。
7.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下載
相信任何導航地圖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估計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搜索貴州省時對導航地圖的顯示認識有偏差,以高德導航為例,貴陽市是貴州省的省會,搜索貴州省時導航地圖顯示地標是貴陽市,但除地標貴陽市外也顯示了整個貴州省的地界,貴州省的知名度不高,還有一些朋友對貴州、貴陽兩個地名的含義經常搞混,提高貴州省的知名度是貴州人的責任。
8.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 電子版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貴州全省都屬于我國的南方地區。
9.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 六盤水
來歷: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國家計委和煤炭工業部經過調查對比,決定在貴州西部煤藏豐富的六枝、盤縣、水城三縣境內建立煤炭基地,六盤水這個組合性的專名由此而得。1978年設市,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
六盤水春秋時期為牂牁國屬地;戰國時期,市境內為夜郎國屬地,由于金屬工具的使用,已進入了農耕時代,并反映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征;秦統一中國后,為巴郡漢陽縣屬地。
六盤水地處滇、黔兩省結合部,長江、珠江上游分水嶺,南盤江、北盤江流域兩岸,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交通四通八達,是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截至2016年末,全市國土面積9965平方公里,轄2個區、1個縣級市、1個縣,常住人口290.7萬。
擴展資料
六盤水位于貴州省西部、云貴高原一、二級臺地斜坡上,地跨北緯25°19’44"至26°55’33"、東經104°18’20"至105°42’50",處于滇、黔兩省,與昆明、成都、重慶、貴陽、南寧五個省會城市的距離約為300-500公里。
總面積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鄰安順市,南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畢節市。
10. 貴州省地圖全圖高清版 興義市
興義市,屬于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所轄的縣級市。
興義,是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地處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結合部。南盤江橫貫市境,歷來就是三省交匯區的商業集散地和通衢要塞,有“三省通衢”之稱,中國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是貴州精神的發源地、貴州省重點建設的產業發展示范區。
國務院批復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興義屬革命老區,被確立為桂黔滇區域合作中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區域交通樞紐、新能源城市、商貿物流中心、旅游度假目的地、現代服務業開放試驗區。
興義市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文化底蘊深厚,清代乾隆年間創辦了著名的筆山書院。興義人杰地靈,涌現出張之洞、王伯群、王文華、何應欽、劉顯世等大批人物。
興義市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是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的永久會址與舉辦地。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投資潛力100強。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8-9]2020年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1年,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0041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