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全部區縣名字圖片
區 渝中區 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 60萬。 郵政編碼400010 大渡口區 面積 103平方千米,人口 21萬。郵政編碼400080 江北區 面積 221平方千米,人口 49萬。郵政編碼400020 沙坪壩區 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 73萬。郵政編碼400030 九龍坡區 面積 432平方千米,人口 76萬。郵政編碼400050 南岸區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400064 北碚區 面積 755平方千米,人口 65萬。郵政編碼400700 萬盛區 面積 566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400800 雙橋區 面積 43平方千米,人口 5萬。 郵政編碼400900 渝北區 面積1452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401120 巴南區 面積1825平方千米,人口 86萬。郵政編碼401320 萬州區 面積3457平方千米,人口170萬。郵政編碼404000 涪陵區 面積2946平方千米,人口112萬。郵政編碼408000 黔江區 面積2397平方千米,人口 50萬。郵政編碼409700 長壽區 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 87萬。郵政編碼401220 江津區 面積3200平方千米,人口145萬。郵政編碼402260 合川區 面積2356平方千米,人口150萬。郵政編碼401520 永川區 面積1576平方千米,人口107萬。郵政編碼402160 南川區 面積2602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408400 ?。ㄆ渲腥f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為6大中心城市) 縣 綦江縣 面積2182平方千米,人口 95萬。郵政編碼401420 潼南縣 面積1585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2660 銅梁縣 面積1342平方千米,人口 80萬。郵政編碼402560 大足縣 面積1390平方千米,人口 92萬。郵政編碼402360 榮昌縣 面積1079平方千米,人口 81萬。郵政編碼402460 璧山縣 面積 912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402760 墊江縣 面積1518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8300 武隆縣 面積2872平方千米,人口 40萬。郵政編碼408500 豐都縣 面積2896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408200 城口縣 面積3286平方千米,人口 23萬。郵政編碼405900 梁平縣 面積1890平方千米,人口 88萬。郵政編碼405200 開縣 面積3959平方千米,人口153萬。郵政編碼405400 巫溪縣 面積4030平方千米,人口 52萬。郵政編碼405800 巫山縣 面積2958平方千米,人口 59萬。郵政編碼404700 奉節縣 面積4087平方千米,人口100萬。郵政編碼404600 云陽縣 面積3634平方千米,人口129萬。郵政編碼404500 忠縣 面積2184平方千米,人口 96萬。郵政編碼404300 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01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4091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903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409600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5173平方千米,人口75萬。郵政編碼40980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2450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409900
2. 重慶全部區縣名字圖片大全
重慶市現在管轄38個區縣(其中19個區、19個縣),各區縣名單如上(19個區中,有9個區為主城市區,其余的為郊區。重慶主城市區為9個行政區組成的重慶主城市區,通常稱之為“主城九區”;重慶主城市區“主城九區”包括: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重慶郊區縣包括:萬州區、涪陵區、長壽區、合川區、南川區、永川區、江津區、大足區、綦江區、黔江區、璧山縣、潼南縣、榮昌縣、銅梁縣、墊江縣、梁平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開 縣、石柱縣、武隆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忠 縣、豐都縣、云陽縣、城口縣。
3. 重慶所轄區縣名稱
重慶市行政區劃
轄區
? 渝中區? 大渡口區? 江北區? 沙坪壩區? 九龍坡區? 南岸區
? 北碚區? 綦江區? 雙橋區? 渝北區? 巴南區? 萬州區
? 涪陵區? 黔江區? 長壽區? 江津區? 合川區? 永川區
? 南川區
轄縣
? 綦江縣? 潼南縣? 銅梁縣? 大足縣? 榮昌縣? 璧山縣
? 梁平縣? 城口縣? 豐都縣? 墊江縣? 武隆縣? 忠縣
? 開縣? 云陽縣? 奉節縣? 巫山縣? 巫溪縣
自治縣
?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4. 重慶市區名字
重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
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 濮、苴、奴、賓、共、(rang)、(dan)等八個民族。
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
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
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
在甲骨文中,也有關于"巴方"的記載。
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贊曰:“巴蜀由來古,殷周已見傳”。
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后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
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因渝人趙諗叛誅事,朝廷慮“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
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
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重慶自秦以來,歷代王朝都在此設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機構。
辛亥革命后,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國民黨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
抗日戰爭爆發后,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于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涪都”。
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國建都,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
5. 重慶市所有區縣地名
這個問題各有見解,個人覺得海棠溪、煙雨路 絕對有詩意,并列重慶最美地名之首。
6. 重慶市各區縣名字
重慶市一共有26個區,12個縣。 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距今2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后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7. 重慶市區縣圖片
永川區和璧山區,但璧山區又要更加繁華了。重慶市:合川區,永川區,璧山,銅梁區這幾個區中璧山區相對更加繁華的。
論重慶渝西片區中哪一個更繁華的話,永川 和璧山相對繁華很多, 但是璧山可能要更繁華一點, 璧山是近幾年重慶的明星區縣,雖然GDP只排全市15名,但是融城趨勢明顯,地鐵已經通了,和西永大學城僅一山之隔,地鐵坐一個站就到沙坪壩區,被網友譽為“重慶主城第10區”。璧山地勢平坦,規劃好,公園多,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在此置業。璧山實體經濟較好,規模工業值僅次于渝北、沙坪壩、江津、涪陵、南岸、九龍坡、永川,排重慶第8名。重慶恢復直轄以來,璧山是重慶經濟增長第二快的區(第一是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