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武漢高校是面向全國招生,不可能全部畢業生留在武漢。一,武漢高校畢業生的體量;根據官方資料,2020年武漢應屆高校畢業生達34萬,在校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二,留在武漢的大學生數量;武漢是全國重要的“生源地”,擁有89所高校和130萬高校在讀生。
1、武漢高校畢業生多,但武漢為什么留不住人?紛紛跑到北上廣深?
武漢留不住高校畢業生,這個話題有點“三人成虎”的味道。沒有綜合分析,就得不到真實的結論,一,武漢高校畢業生的體量;根據官方資料,2020年武漢應屆高校畢業生達34萬,在校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我們可以試想,在一個教育強市里,每年有如此數量的大學畢業生,不管其他條件如何,都是難以接受或安置“本市”所畢業的全部大學生的,
同時,武漢高校是面向全國招生,不可能全部畢業生留在武漢。二,留在武漢的大學生數量;武漢是全國重要的“生源地”,擁有89所高校和130萬高校在讀生,據官方統計,每年已有26.08%的學生留在武漢,這個比例再乘以整個畢業生人數的基數,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三,與北上廣在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差距;不可否認,與北上廣經濟發展存在的差距,使得部分武漢畢業的大學生不愿意留在武漢發展,這是正常的,也是事實,
2、武漢大學生有多少留在武漢就業的?沒有留下的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重點大學,也就是所謂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來源分布在全國各地。武漢大學在國內中部地區那可是老牌名校,全國各地能夠考上武漢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也是學生所在地的翹楚,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事,也只能望校興嘆,武漢市位于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故又稱江城。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一座城市,現在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武漢除了武漢大學以外,還有國內多所知名的大學,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和湖北財經政法大學等等,每年從武漢市眾多高校所畢業的學生高達十多萬名,如果都留在武漢市,武漢有沒有那么多的接收單位?武漢市有沒有那么多的工作崗位來吸納?令人懷疑。
沒有留在武漢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少量學生繼續深造,考了外地大學的研究生。大部分外地畢業的學生有的回了原籍,還有的去了其它地方,即是湖北省籍的大學畢業生也不一定都會留在家門口,年輕人們的擇業抉擇和方法、擇業途徑和擇業地點也是多樣性。人往高處走,水往底處流,只要是經濟發達,有符合個人就業方向的地方,都有可能是年輕大學畢業生所選擇的地方。
當然也不乏部分大學畢業生按照個人的既定目標,或到企業、或到科研院所以及個人創業留在武漢,畢竟武漢市屬于大城市、屬于計劃單列市,商貿規模及科研力量不可小覷,東湖經濟開發區號稱光谷,只要個人有真才實學,何愁就業機會?針對題主所關心的武漢大學每年究竟有多少畢業生留在武漢?這個數字只有通過武漢勞動力市場市場來取得。
作為路人只是根據個人的感受泛泛而談,既然有大量農民工就可以在武漢打拼、工作與生活,大學畢業生只要能夠沉下心來,能夠吃苦,不急不燥,騎驢找馬應該說問題不大,畢竟是大城市,發展的機會還是蠻多的,武漢這些年的發展確實不盡人意,在中部省會城市中北有鄭州,南有長沙,西有西安,即使與東邊的合肥相比,給人的感覺是有點像人到暮年,缺乏活力。
3、武漢大學的遙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以后就業怎么樣啊?
您好,您上面說的這個專業,其實大家可能不是特別熟悉,這是武漢大學王牌中的王牌!遙感測繪可是武漢大學里面的唯一一個世界第一的專業!但是這個專業應該招收的學生不多吧?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從事本專業的話,需要專業型極強,這一點這個專業,其實用途非常廣泛但是說到畢業生就業前景來講一般,也就是說畢業生有需求但是不能有太多學生畢業,會造成狼多肉少!遙感測繪大到地球勘測,小到房屋建筑等都用的上,但是看似重要的用途方面卻都被儀器所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