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央舉報電話百姓服務找中央投訴電話
一、有多少患者投訴是"有效投訴"
據不完全統計,投訴中70%是情緒上的,流程上的,20%是對醫院期待過高造成,比如治療效果不好,過敏。也就是說真正醫院有過錯,造成患者不良后果的甚至不到10%。
市場經濟和工業化進程,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商品、契約意識的增強,也讓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大為增長。以往患者求著醫生看病的模式逐漸轉變成只要有一點不滿意,我就能隨意投訴你。人民日報曾發文,患者投訴醫生的理由,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無可否認,患者有投訴醫生的權利。現在患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方式很廣泛,投訴醫生也很簡單。
二、打12320投訴醫生有用嗎
當然有用。
從12320的投訴情況來看,排在首位的是服務態度問題,主要集中在省級醫院,如醫務人員口氣生硬、解釋不耐心、溝通不到位、告知不清等,甚至還有因不耐煩情緒而引起的投訴。其次是醫療技術問題,主要集中在各地市的縣、區級醫院。排在第三位的是醫院管理問題,占到17%,主要集中在市、縣級醫院和民營醫院,如工作人員不能嚴格遵循工作制度、缺崗早退、門診無導醫、保安倒號等問題直接影響患者就診。因收費問題引起的投訴主要集中在社會辦醫機構,如有的醫院不給患者住院清單、不給發票等,尤其在泌尿系統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個別民營醫院存在夸大宣傳、夸大病情、過度治療等問題。
三、12320一般怎么處理此種投訴
12320接到投訴舉報后,通過內部程序流轉,形成轉辦工單,派發給各聯絡單位的聯絡員,由聯絡員負責協調辦理并向12320反饋辦理結果,12320再向投訴人回復。
9. 中央投訴舉報電話大全
不是很管用。
航空運輸企業及機場,尤其是各大航空公司均積極響應民航局提出的“真情服務”,都已經做出很多探索。據筆者了解,這些航空公司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投訴處理體系和機制,能認真地對待旅客投訴,每月定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析。
但個別航空公司在處理旅客投訴的過程中仍存在幾個突出問題:
一是負責處理投訴的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對民航相關規定不熟悉的情況,從而導致投訴處理質量不高。
二是沒有建立較為完備的投訴處理機制,沒有對旅客投訴的服務痛點進行認真分析,后續跟進措施不到位。
三是對旅客的不合理要求一味退讓,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
針對一些在處理旅客投訴工作上的不足,筆者認為航空公司在充分理解旅客消費心理的基礎上,除尊重旅客外,應與旅客建立起信任關系,改變核心業務模式,不斷抓好三基建設,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樹立高質量的品牌形象。筆者認為航空公司應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實現觀念轉變。航空公司應該認識到合理的投訴是旅客正常需要的表達,也是航空公司、機場提高服務質量的抓手。敢于投訴的旅客絕大多數是有感而發的,是從提升體驗的角度出發的,投訴處理得當,相關工作得到改善,旅客的忠誠度會更高。
二是整體的考核體系要做出相應改變。航空公司處理旅客投訴要像大禹治水一樣,要疏而不是堵,放寬下屬單位處理投訴問題的權限;對待一些無理投訴要堅決抵制,設置旅客黑名單。
三是做好數據分析,積極應對服務痛點。據了解,旅客投訴集中在航班正常性、客票銷售、地面服務、電商業務、行李運輸等多個環節。對民航局出臺的服務方面的規章制度,航空公司要認真落實,加大對規定落實的督導和檢查力度,按規定辦事,與動機不良的“專業投訴戶”進行堅決斗爭。此外,建議提前做好航班的安排工作,充分考慮到民航的淡旺季,直接優化而不是臨時優化航班。
四是做好內部培訓和宣傳貫徹工作,利用多個觸點提升旅客體驗。航空公司是服務型企業,與旅客的接觸點多,將最新的服務理念、實踐落實到基層需要大量而反復的培訓和宣傳引導。要做好知識傳遞,尤其是對與旅客接觸最多的一線員工的培訓教育尤其重要。增強一線員工的服務意識,才能真正實現旅客服務體驗的提升,將踐行“真情服務”落到實處。(《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曲巖)
10. 中央舉報電話是多少為老百姓辦事電話是多少
12389是公安系統紀委督察部門的公開電話,可以接受群眾對民警違紀違法事實的舉報。
12388是市委紀委監察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
兩個都可以接受群眾舉報和投訴。
11. 疫情中央舉報電話
為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省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啟動特殊時期管理,從12月23日起取消節假日、周末及個人休假,實行全員輪流值守,全力保障投訴舉報渠道暢通,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涉及市場監管領域的投訴舉報可以通過“全國12315平臺”的多種方式、多個渠道。包括網站(
www.12315.cn),手機APP(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微信公眾號(12315),微信小程序(12315),支付寶小程序(12315),這些投訴舉報渠道24小時全程在線,相關信息將直接流轉至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核查處理,消費者還能在線關注處理進度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