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24小時公路救援聯系
道路救援指汽車道路緊急救援,為故障車主提供現場小修等服務;同時也指交通事故道路救援,包括傷員救治、道路疏導等。一般來說,道路救援都是要收費,只是收取的方式略有差異。
中文名稱
道路救援
包括
汽車緊急救援,傷員救治等
國外救援理念
恢復行駛
作用
減少交通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相關規定
關于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搶救機制的通知
收費情況
一般來說,道路救援都是要收費
面臨問題
救援企業散弱、服務不規范、行業認知度不高、從業人員素質低
國外情況
道路救援服務在國外早就已經非常的成熟了。在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法規建設、機構設置、救援隊伍、急救方案決策和支持保障體系等方面, 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緊急救援體系, 為減少交通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完善的“緊急救援醫療服務系統(EmergencyMedical Service System, 縮寫為EMS)”,雖然該系統用于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者提供緊急醫療救援,但更側重醫療資源的配置和緊急預案的制定。德國則不同,它在現有的醫療資源和應急手段的基礎上,單獨形成了一套專門的交通事故快速反應與緊急救援機制。西方發達國家在交通事故緊急救援方面有許多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
從救援機構來看,西方國家的救援理念是恢復行駛,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讓拋錨的車輛繼續行駛。要達到這一目的,對現場快速修理的要求就很高,包括快修人員的技術、快修設備、備件等。
國內發展
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各地汽車保有量的逐步攀升,交通事故逐漸增多,道路救援開始起步發展:
救援職能交叉聯動
2002年1月10日公安部、衛生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搶救機制的通知》, 明確要求各地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搶救機制,實現“110”、“120”和“122”急救信息聯動和反饋制度,切實提高交通事故現場急救能力。部分省、直轄市也設立了道路交通救援委員會,并且在縣市成立了相應的委員會,指導其交通事故緊急救援工作。
在城市生活中,道路交通緊急救援工作可以依托于城市緊急救助系統。城市急救中心及所屬的急救網絡,其系統建設和急救網絡相對已比較成熟,并且在全國已初步形成了北京、廣州、上海和重慶四種模式。城市緊急救助系統集成了各種信息與通信資源,110報警服務臺、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報警臺納入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不僅使各部門、各警區和各警種形成了統一的調度平臺,解決了現行道路救援工作中的力量分散、機制不順和裝備落后等狀況,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反應、救援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使我國的交通急救事業更快的走向完善和成熟。
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及公安、衛生、消防、市政和保險等部門的進一步協調,從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或地方的條例,盡快明確的主管部門或者可依據的行政法規來強化管理道路救援。發揮統一整體的救援力量作,向著快捷高效發展,保證交通安全、降低事故損失,保護生命財產安全,構建順暢和諧的交通。
救援力量逐步集中
早期一般是一些高檔汽車的售后、金融保險行業為一些高端會員客戶提供免費配套的尊享的高端服務內容,到現在這種服務也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相當普遍的地步,服務質量和服務區域也相對成熟。
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道路救援現在除了專為會員或機構提供免費的服務以外,也出現了救援服務卡,只要交少量的錢,就可以在規定期限內享有免費的救援服務。這也大大的方便了經常駕車外出、不愛自己動手、現代年青一簇、女性駕車朋友等不懂維護,只愛開車的這一類群體。一般的銀行保險甚至其他高端的俱樂部都已經為會員提供免費的配套服務,如中石化的加油卡。
能真正有能力做覆蓋全國的包括:蒙迪艾爾(安聯全球救援)、中聯車盟、路華救援(曼福國際救援中國子公司)、國際SOS、車車卡、中石化、平安保險等幾家專業的救援服務機構中,車車卡的救援團隊是全國首個通過國際IOS9001-2000的救援團隊,也是第一家真正做到無縫覆蓋全國的、第一家真正無條件(即不考慮里程、次數、區域)全免費的救援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