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四川地圖
成都高
以前川渝地區(qū)說得“上成都,下重慶”并沒有褒貶之意,上和下主要是從兩地的地理位置來說,一方面:我國地勢整體西高東低,成都和重慶又分別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和東部,成都大部分地區(qū)海拔都在1000到3000米,重慶主城區(qū)大部分地方海拔也只有168到400米的樣子,整體地勢成都高于重慶;另一方面:長江又是自西向東先經過四川然后進入重慶地界,長江支流會流經成都平原,相當于成都在重慶前面。
2. 重慶四川地圖詳細
四川與重慶的交界地方有四川省達州市、四川省廣安市、四川省遂寧市、四川省資陽市、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省瀘州市、重慶市城口縣、重慶市開州區(qū)、重慶市梁平區(qū)、重慶市墊江縣、重慶市合川區(qū)、重慶市長壽區(qū)、重慶市潼南區(qū)、重慶市榮昌區(qū)、重慶市永川區(qū)、重慶市江津區(qū)
3. 重慶地圖 最新版
重慶在四川的西南方向。重慶市是直轄市,不屬于四川省,因此不能算是在四川境內。
重慶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qū)。
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唯一的直轄市。
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為中央直轄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和西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54年,西南大區(qū)撤銷后改為四川省轄市。
1983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為帶動西部地區(qū)及長江上游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統一規(guī)劃實施百萬三峽移民.
4. 重慶四川地圖全景地圖
美術工作者蔡躍宏在設計新重慶藝術觀光地圖時,偶然發(fā)現直轄后的巴渝地圖40個城市節(jié)點,相連后可生成一只美麗的“巨鳥”圖案,這只“巨鳥”酷似古代巴人的“太陽鳥”圖騰。特別有趣的是這只“巨鳥”與重慶生態(tài)、經濟、人文、功能神秘對應吻合:
主城九區(qū)商圈為心臟;長江為主動脈;
涪江、嘉陵江、烏江、綦江、芙蓉江、大寧河等水系為靜脈系統;
主城九區(qū)為都市發(fā)達經濟圈(太陽);
頭、頸、胸、腹、翅、腿相對應地區(qū)為經濟較發(fā)達渝西經濟走廊;
尾、羽、腳爪相對應為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經濟區(qū);
涪陵、萬州兩大工業(yè)城市分布在兩個主要節(jié)點上;
江北機場和即將建設的墊江國際機場均在鳥的翅膀上;
人杰地靈的潼南縣為鳥的頭部。
這只“神鳥”的發(fā)現立即在民間和學術界引起了轟動,這只暗藏在巴渝大地的‘神鳥’其形態(tài)與布局符合重慶三大經濟圈的格局,給重慶的騰飛帶來了希望。”
5. 重慶四川地圖全圖高清版
區(qū)別如下:
1、行政級別。四川是一個省,而重慶是國家直屬的直轄市。也就是說,重慶從行政級別來說和北京、上海、天津等是同一個級別,而四川和河北省、江蘇省是同一個級別。重慶相比較四川有更明顯的區(qū)位、政治、經濟優(yōu)勢,且享受更多的優(yōu)惠政策。
2、地理位置及稱謂。四川,簡稱川或蜀,地貌以山地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因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資源富集、風景優(yōu)美被譽為“天府之國”。重慶,簡稱渝或巴,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被譽為“山城”。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今天他們都是省級的行政單位。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巴國和蜀國。但是過去幾百年,其實重慶(巴或渝)和四川(蜀或川)都屬于一個大四川范圍的概念,重慶別稱川東。比如三國時期的我們熟知的益州,下轄的就有巴郡(渝)和蜀郡(川)。
歷史上,成都長期一直屬于大四川這個轄區(qū)內的“省會”。比如益州的“州治”就是成都。劉備入蜀后,定都也是在成都。只是今天,重慶直轄后,重慶市作為省級行政單位,發(fā)展速度快了,和四川省會成都有了一種東西并立的感覺
6. 重慶四川地圖區(qū)縣分布圖
重慶市現在管轄38個區(qū)縣(其中19個區(qū)、19個縣),各區(qū)縣名單如上(19個區(qū)中,有9個區(qū)為主城市區(qū),其余的為郊區(qū)。
重慶主城市區(qū)為9個行政區(qū)組成的重慶主城市區(qū),通常稱之為“主城九區(qū)”;
重慶主城市區(qū)“主城九區(qū)”包括:
渝中區(qū)、沙坪壩區(qū)、江北區(qū)、南岸區(qū)、大渡口區(qū)、九龍坡區(qū)、渝北區(qū)、巴南區(qū)、北碚區(qū)。
重慶郊區(qū)縣包括:
萬州區(qū)、涪陵區(qū)、長壽區(qū)、合川區(qū)、南川區(qū)、永川區(qū)、江津區(qū)、大足區(qū)、綦江區(qū)、黔江區(qū)、
璧山縣、潼南縣、榮昌縣、銅梁縣、墊江縣、梁平縣、奉節(jié)縣、巫山縣、巫溪縣、開 縣、
石柱縣、武隆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忠 縣、豐都縣、云陽縣、城口縣。
7. 重慶四川地圖合并圖
重慶位于東經105°17'-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四川盆地東部邊緣。轄區(qū)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接鄰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等六省。
重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huán)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中心城區(qū)。
8. 重慶四川地圖全圖
重慶主城面積大些。
重慶的面積: 8.2402萬平方千米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qū)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chuàng)新中心。
城市面積:1.2390萬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qū)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qū)面積1418平方公里。
重慶主城區(qū),也稱為老重慶地區(qū)核心區(qū),是指重慶市恢復直轄市建制前,作為一個特大城市的全市城域范圍。這一范圍同時也是自1937年成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和中央院轄市以來,直到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恢復直轄市建制的60年時間中重慶市逐步形成的全市行政區(qū)域范圍,即從社會學和城市經濟學意義上所指的,將重慶作為一個有城鄉(xiāng)二元體構成的城市意義上的一個地域范圍。
9. 重慶四川地圖地圖
四川沒有跟其他國家交界。四川四周被其他省市區(qū)包圍著,與四川交界的有我國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云南省、甘肅省、貴州省、陜西省、重慶市。
10. 重慶四川地圖各區(qū)縣位置
東北主要是指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華北主要是指河北、山西、北京、天津、[河南、山東](有些人認為它們不屬于華北區(qū))。
華東主要是指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臺灣也應該歸入華東)華中主要是指湖北、湖南。
華南主要是指廣東、廣西、海南。
西南主要是指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西藏。
西北主要是指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中南地區(qū):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 所以 重慶屬于西南
11. 重慶四川地圖高清版可放大2020版
重慶(簡稱:渝或巴),別稱江城、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是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1]、超大城市、[2]西部大開發(fā)重要的戰(zhàn)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3]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4]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著名景點有洪崖洞、大足石刻等。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97年3月14日,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