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區縣地圖一覽表圖片
萬州不是重慶南岸。
萬州區屬重慶市轄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處三峽庫區腹心,因“萬川畢匯”而得名,因“萬商云集”而聞名。為渝東北、川東、鄂西、陜南、黔東、湘西的物資集散地,是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帶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區的東向開放門戶,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南岸區是重慶中心城區之一,重慶主城都市區之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至2017年,管理8個街道、7個鎮,幅員面積263.0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71.3萬人,常住人口為89.1萬人。
2. 重慶市各縣地圖
重慶主城區的劃分 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
3. 重慶市區縣地圖全圖
重慶轄26個區、8個縣:
【市】渝中區 、萬州區 、涪陵區 、大渡口區、江北區 、沙坪壩區 、九龍坡區 、南岸區、北碚區 、綦江區、大足區、渝北區 、巴南區 、黔江區、長壽區 、江津區 、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 、璧山區、銅梁區 、潼南區、榮昌區 、開州區、梁平區 、武隆區。
【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 、忠縣 、云陽縣 、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
重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6年常住人口3048.43萬,城鎮化率62.6%,地區生產總值17558.76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果園港是長江內河重要的港區。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余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史稱“巴渝”;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經濟
重慶經濟建設基本形成大農業、大工業、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
交通
重慶的地形復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地處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結合部的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共建成了“二環十射”高速公路網和“一樞紐八干線”鐵路網,港口年吞吐量1.6億噸,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200萬人次,構建起航空、鐵路、內河港三個交通樞紐,以長江黃金水道、渝新歐國際鐵路等為支撐的開放通道。
風景名勝
重慶擁有山、水、林、泉、瀑、峽、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余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2個(重慶武隆喀斯特旅游區、重慶金佛山喀斯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重慶市共有214個A級景區,其中:5A級7個,4A級76個,3A級80個,2A級49個,1A級2個。2017年新增5A級景區:云陽龍缸景區。2016年,重慶市接待境內外游客4.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45.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