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是為了管理方便,有時候把幾個自然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又時候又把一個自然村劃分為幾個行政村,主要是看自然村的大小和居住格局。行政村和自然村不存在誰包含誰和誰大誰小的問題,行政村是在自然村的基礎上人為劃分的,但由于長期以行政村進行管理,人們在通信及其他社會活動中都以行政村為單位,一些比較小的自然村在合并后,慢慢會被人們淡忘,并且村落建設越來越緊密,在歷史的演變中,最后會造成一些小自然村消失,一個行政村也是一個自然村的現象。
1、全國有多少地級市、多少縣級市、多少縣、多少鄉、多少村?
截止2014年中國有:(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共34個其中: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二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共334個其中:10個地區、3個盟、30個自治州、291個市;(三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共2851個其中:1445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367個縣級市、868個(市轄)區、1個林區、1個特區;(四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共40497個其中:11626個鄉、1034個民族鄉、20117個鎮、7566個街道、151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2個(縣轄)區公所;(五級行政區)村級行政區共N個其中行政村、社區;(六級行政區)組級行政區共N個其中行政村村民小組、社區居民小組。
我國現行行政區劃:簡稱政區,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原則: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3、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4、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5、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6、國家在必要時設立的特別行政區。
2、行政村與自然村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區別很簡單,行政村是中國基層群眾性自治單位,是從管理層面上講的,一個行政村設有一個農村黨支部或黨總支,設有一個村委會,可以分為幾個村民組;自然村是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點,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的村落,中國的農村多是聚族而居,一般情況下一個村由一個至幾個姓氏構成,互相有血緣關系或親情關系,人們之間按輩份稱呼,異姓之間又會排出街坊輩,
行政村是為了管理方便,有時候把幾個自然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又時候又把一個自然村劃分為幾個行政村,主要是看自然村的大小和居住格局。總體來看,一般的一個自然村也為一個行政村,一個行政村即一個自然村,但如果自然村過大或者過小,都有可能對其重新劃分或者合并管理。比如說一個自然村比較大,居住又相對分散,為了管理方便,可以將其劃為幾個行政村,設立幾套管理班子,
比如我們這個縣市,有幾個比較大的自然村落,都是劃分為幾個行政村,如畢郭村劃分為畢郭一村、畢郭二村、畢郭三村3個行政村,辛莊村以方位劃分為辛莊東南、辛莊東北、辛莊西南、辛莊西北4個行政村,杜家村劃為杜家西、杜家東、杜家北3個行政村,張星村劃為張星西、張星東2個行政村,夏甸村以村中的河為方位劃為西河南、西河北、東河南、東河北4個行政村。
這些都是因為自然村過大,又比較分散,難于管理而進行的行政性劃分,還有一些自然村,村和村之間基本沒有界限,村莊又比較小,一個村設立一套班子過于浪費,也難于選出人才,因此政府人為地將其合并為一個行政村。比如我們這兒最典型的石對頭行政村,屬于全市最大的行政村,包含石對頭馬家、石對頭于家、石對頭孫家、石對頭王家、石對頭范家和?上李家6個行政村;再比如倉口陳家行政村,包含倉口陳家、上林家、周家3個自然村,
所以,行政村和自然村不存在誰包含誰和誰大誰小的問題,行政村是在自然村的基礎上人為劃分的,但由于長期以行政村進行管理,人們在通信及其他社會活動中都以行政村為單位,一些比較小的自然村在合并后,慢慢會被人們淡忘,并且村落建設越來越緊密,在歷史的演變中,最后會造成一些小自然村消失,一個行政村也是一個自然村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