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根問祖,都將自己的目光轉移到了大槐樹移民的身上,但實際上許多人并非是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具體達到了多少的無人可知更無蹤可循,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移民和那些家族里記載有關移民歷史的人們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并非全國各地所有非本地區的人都是大槐樹移民。
1、河南河北有些人說自己的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樹,為什么還說老家是河南的?
感謝邀請,如果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老家是哪里的,那么就要追溯到人類起源、混沌初開了,因此河南河北一些人說自己老家在山西大槐樹沒有錯,說在河南同樣也沒有錯。先來了解下為什么一部分人說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早在元末明初時期,河南作為中原大地,戰爭頻仍,人口銳減,根據史料記載在明初河南河北均只有180多萬人,現在河南僅鄧州市就有170多萬人,北宋的開封也是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所以當時可以說是地廣人稀,而山西人口超過400萬,與河北河南形成鮮明對比,于是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便在明初進行了數十次的大遷徙,主要是將山西人遷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現在河南的很多自然村都是建立于明朝時期,一些家族的家譜上對此事也有記載,所以山西洪洞大槐樹也是他們的老家,這是我們國人特有的歷史感,再來了解下為什么要說老家是河南首先老家河南是河南推介旅游文化的一種符號,作為現在的河南人一出生便在這片土地上,所以對這片土地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眷戀,就像平常我們出去別人問起我們是哪里的,當然會說自己老家在河南,而不是說祖上在哪里。
因此說自己老家是河南是我們對家鄉深厚的歸屬感,也體現了雖然是代代傳承,但都有屬于自己的時代,總之,我認為無論是我們的籍貫、祖籍,還是住址,都體現了我們深厚的歷史感和歸屬感,在代代傳承下,我們改變的是時代,但不變的則是中華文明的淵源流長。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2、游過大槐樹旅游景區后,發現我的祖上非洪洞移民,大槐樹移民確實不少,但是否有夸大?
洪洞縣大槐樹移民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近些年更是成為了全國人民尋根問祖的圣地!但是實際上大槐樹移民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廣泛!并非全國各地所有非本地區的人都是大槐樹移民。無論是在河南還是在山東還是在河北,亦或者是在安徽、江蘇等地,都流傳著關于大槐樹移民的傳說,甚至許多人還能夠拿出家譜或者家中留下來的其他信物作為證據,
而許多家族里的老人也能夠講起一些關于大槐樹移民的故事。關于洪洞縣大槐樹移民還要從元末明初說起,元末明初之時,天下動亂各路軍閥混戰不止。最終明太祖朱元璋率領的淮西義軍從各路軍閥中笑到了最后,最終驅逐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初,盡管天下已經得到了安定。但是因為戰亂和饑荒,使得許多地區赤地千里無人居住耕種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盡快的恢復大明王朝的國民經濟和生機。因此決定通過官方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來達到均衡各地人口,使那些因為戰爭而人口稀少的地區盡快恢復農業生產,洪桐縣大槐樹移民總共組織了15次,前后經歷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惠文帝朱允炆以及永樂皇帝朱棣三位皇帝。牽扯到的姓氏初步估計達到了800多個,涉及到的人口在當時達到了幾十萬乃至于上百萬人。
經過近600年的繁衍生息,這些大槐樹移民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根深葉茂!因此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具體達到了多少的無人可知更無蹤可循。但是盡管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甚至占到了全國人口的一定比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移民和那些家族里記載有關移民歷史的人們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后代。因為在歷史上因為戰爭或者饑荒而不得不背井離鄉,客居他鄉的事情不在少數,
大槐樹移民只不過是這些移民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官方移民而已。因此成為了許多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根問祖,都將自己的目光轉移到了大槐樹移民的身上,但實際上許多人并非是大槐樹移民的后代,但是這并不影響到人們對于文化的傳承以及對于祖先足跡的追尋,中國人講究的就是一個不忘歷史、不忘本、守護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