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一部分儲備豬肉,平抑豬肉價格,滿足群眾需求。國家儲備肉自2020年元旦以來,已經投放儲備肉16次,共計31萬噸,作為今年春節的臨近,我估計國家也會在臘月二十以后,會陸續充足向全國豬肉市場投放大量充足儲備豬肉供應,完全滿足全國人們過春節的豬肉需求。
1、豬肉價格近期一直在漲,國家已投放72萬噸儲備肉,為什么還是不夠?
資本效應:定價自如:如果國家不對大綜蔬菜豬肉市場進行中控管理,任由資本大佬去控制價格,國家投放多少噸豬肉,也是對市場調控無濟于事,對高肉價起不到任何緩解作用。如果不實行資本管理,莫說投放幾十噸,就是投放數字越多越大,只能是給資本大佬們創造了更多的“調控定價資源”,給定價創造了更多的彈性貨源,增加了更多的適時高低價調控機遇。
2、19噸儲備豬肉投放吉安市中心城區,你怎么看?
國旗期間,國家拿出一部分儲備豬肉投放市場,平抑物價,是為老百姓辦實事之一,我們是歡迎的。吉安市場投放19噸豬肉給中心城區,為城區居民節日生活帶來了實惠,但是,19噸太少了,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豬肉是我國人民的重要消費品,市場需求大,價格不斷上漲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我們要從供給的源頭抓起,加大生豬養殖,恢復農民家養的做法,
多從國外進口豬肉,保障群眾生活需要。投放一部分儲備豬肉,平抑豬肉價格,滿足群眾需求,但是,這種做法也有很多問題。由于投放量少,部分群眾沒有買到,廣大農村居民沒有享受到,應該想辦法讓所有的人都能吃到平價豬肉。可以考慮發豬肉票證的做法,作為臨時措施,元旦春節即將來臨。這是中國人民豬肉消費的高峰期,各級政府的商務主管部門要早調研,早部署,早安排,加大豬肉采購,保障群眾能過個豐富和諧的元旦春節。
3、網友,國家增大儲備肉投放,擴大最大限量的進口肉投放市場,你們那里豬肉跌了嗎?
根據各大數據分析,毛豬價格呈現南漲北跌的趨勢,主要下滑省份有山東,安微及東北諸省,但由于存欄有限,盡管國家大量投放儲備肉和擴大進口,下滑省份雖是養殖大省,盡管國家開通了豬肉的綠色通道,對于大片南方省份來說,只怕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跌價無望!但可以穩定局勢!因為中秋國慶在即,消費增加可能會縫合進口與開放的份額!順便提醒廣大養殖戶,見好就收!不要過于樂觀!。
4、國家不缺生豬,為什么投放凍肉?
收儲凍肉是滿足市場有效供給的形式和辦法,用以平抑市場出現豬肉價格波動可能性太大的情況發生,如因非洲豬瘟導致的去年下半年豬肉的突發性快速上漲,就是通過啟動凍肉的投放而把價格殺下來的。凍肉的收儲與糧食儲備和石油儲備相似,均納入了宏觀調控政策范圍,只是相比而言存在調控的力度差別,沒有糧食的調控力度那么大,因而才有了去年的陡漲行情發生,
當然,去年的非洲豬瘟傳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圍之廣、社會危害之重、嚴重程度之大前所未有,中間自然可能摻雜有不良商家惡意抬高價格牟利暴利的惡行。豬肉不是不缺,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造成的危害說是一場災難也一點不為過,當前的豬肉價格仍然很高足可說明總量不足這一問題,如說生豬已取得恢復性增長、豬肉價格得到有效平抑才是比較客觀的表述。
5、一萬噸儲備豬肉的發放是否將導致豬肉價格大跳水?
華儲網7月8日發布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7月10日將將競價交易2萬噸,這是今年以來第23批投放的中央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將達43萬噸,上一次投放時間是端午節前6月23日,投放規模也是2萬噸。其實無論是投放2萬噸還是1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相對于國內的產銷量而言,都是微乎其微,往年,我國豬肉產銷量都在5000萬噸以上,基本上國內每天的消費量就達到10幾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