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1965—1970)IC計算機時代第一個發展階段是電子管的-1計算機,從1946年到道1956年,第四個發展階段是VLSI的計算機時代,從1970年到現在,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計算機時代,根據計算機中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將計算機的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部分:時代.1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計算機。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與此同時馮。NEUMANM開發了一個通用電子計算機EDVAC,算是現代的原型。威爾金斯在1949年開發了EDSAC。圖靈在1950年開發了ACE。成功。名叫埃尼阿克。根據計算機中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將計算機的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部分:時代.1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計算機。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計算機 時代。第三代(1965—1970)IC計算機時代
第一個發展階段是電子管的-1計算機,從1946年到道1956年。1946年,第一臺電子設備計算機出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它是由馮·諾依曼設計的。占地170平米,150KW。運算速度慢,沒人更快。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第二個發展階段是晶體管的計算機 時代從1956年到1964年。第三個發展階段是計算機 時代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從1964年到1970年。第四個發展階段是VLSI的計算機 時代,從1970年到現在。
3、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計算機: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電子管的-1計算機1946年至1956年。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它是由馮·諾依曼設計的,占地面積170平方米,150千瓦。操作速度慢,但沒人快,這是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器)全稱為“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第二發展階段:計算機時代:1956-1964年晶體管的操作系統。第三發展階段:1964-1970計算機-1/(1964-1965)(1965-1970)第四發展階段:1970年至今:VLSI的-1/1965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