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開封府傳奇》在敘事上用了雙線索,一調線索是講述包拯身世,另一條線索則是穿插了“貍貓換太子”案件的始末。實際上,包拯從來沒做過什么開封府尹,他真正擔任的職位叫“權知開封府”,宋朝擔任過權知開封府的名臣比比皆是,除了最出名的包拯,像是呂夷簡、寇準、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等,全都擔任過權知開封府的職位。
1、《開封府傳奇》登央視,包拯的演技被質疑,你怎么看?
《開封府傳奇》這部劇的評分,很多都是因為黃維德的眼神拉低的,其實黃維德的演技在瑯琊榜里很好,但在《開封府》里給人感覺成了只會翻白眼瞪眼睛的“小黑蛋”,可能導演是想表現包拯嚇人或者木訥的一種眼神?雖然說男主的眼神的確被網友“詬病”像zz,該劇的劇情緊湊不腦殘,相比往年的各種古裝神劇,算是近年來同類型電視劇的好片了。
2、怎么評價《開封府傳奇》里面的演員?
我覺得黃維德出演的《開封府》,這部電視劇無論是從劇情還是演員演技各方面來講,都是非常優秀的一部片子,和包青天題材有關的電視劇總是能吸引人的,這部電視劇也不出意外,好在這部劇雖然不像傳統的包青天那樣,卻也還是重點圍繞各種案情開展的,而且劇中的案情環環相扣,情節緊湊,毫不拖冗,所以劇情還算是非常不錯的一部片子。
再來說一下主演黃維德吧,他出演成年之后的包青天,雖然看起來非常正義而且帥氣,不過演技卻是有點讓人捉急,看來看去,總覺得是一個表情,那就是面無表情或者遇到事的時候就是干瞪眼,沒有那種包青天對任何事都胸有成竹的感覺,雖然他的演技讓人有點尷尬,不過好在顏值還可以,所以看著也挺養眼的,整部劇看下來就當是為了看劇情吧,畢竟案件的設計還是非常好的。
3、新劇《開封府傳奇》怎么樣?
電視劇《開封府傳奇》在敘事上用了雙線索,一調線索是講述包拯身世,另一條線索則是穿插了“貍貓換太子”案件的始末,民間對于包青天審過的案子中“貍貓換太子”“鍘美案”都是膾炙人口的故事與段子。很多傳統的戲曲和電視劇對于這兩個案件的始末可謂深入人心,甚至有了一定的思維定勢,認為故事就是老版本里的那個樣子,就是劉妃設計陷害李妃,用貍貓換了李妃的真太子,而新劇卻完全打破傳統故事的桎梏,重新演繹了另一個版本的“貍貓換太子”案,
對于很多熟知這個故事的人而言,絕對是一種對舊有認知的沖擊,讓人腦洞大開,原來老版本的故事還可以編。特別是“八王謀逆案”,更是讓小編大跌眼鏡,那是八賢王啊,無論是以往劇集,還是戲曲演繹,那都是一個大忠臣啊,但在劇中卻也成了一個覬覦皇位的心機王爺,編劇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不但顛覆觀眾認知,還顛覆了以前人們對劇中人物的形象評價、立場的認知,在佩服編劇的勇氣與才氣之余,小編也不得不承認,故事之所以這么講,也遵循了該劇自身的故事發展邏輯的。
4、包拯是開封府尹還是權知開封府?兩者又有什么區別?
開封有個包青天!雖然包拯一輩子擔任過很多的職務,有很多的頭銜,想什么樞密院副使、三司使、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什么的,但沒一個比“開封府尹”更有名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包拯作為開封府的一把手,坐在公堂之上,頭頂是“明鏡高懸”,一聲驚堂木響,堂下之人嚇得抖似篩糠。然而實際上,包拯從來沒做過什么開封府尹,他真正擔任的職位叫“權知開封府”,
不僅如此,歷史上真正的包拯,也并沒有像電視劇與戲曲當中那樣,斷案、審理、判決一條龍包攬到底,宋朝時期的司法刑法分工明確,包拯的權責是非常有限的。所謂開封府尹,指的是開封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古代的時候,縣的當家人叫做縣令,郡的當家人叫做郡守,州的當家人叫州牧、刺史、知州,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名字,府也是古代的一種區劃單位,通常府的當家人叫做知府,不過有些地方是例外的。
宋朝定都在汴梁,而汴梁屬于開封府的范圍,就好像明朝的時候,南京在應天府的范圍內,北京在順天府的范圍內,開封府作為京都所在,自然不是其他的府能比的,北宋除了汴梁,還有應天府南京,在商丘,河南府西京洛陽,以及大名府北京大名。開封府是京都重地,而府尹在古代是都城所在地與陪都所在的最高長官的名字,比如唐朝長安外圍有京兆尹,開封府尹,自然也就是北宋首都的一把手,地位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