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車,江門外海大橋還是由江門市自籌資金建設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門通車,他們不希望投資往江門來。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我還是希望江門好,還是支持江門的,也還是對江門有信心的,江門,真正開始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北街設立海關后,特別是在民國初期,江門迎來了大發展,很多華僑回來投資,大力建城建鐵路,當時成為廣東的特區,也在1912年成為廣東省轄市。
1、現在一個人要去廣東打工了,去廣東哪里好?要注意什么問題?
很榮幸受邀回答你這個問題,廣東是國家最先開放的沿海城市,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工廠,是很多打工者的首選之地。但珠江三角洲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現象,經濟越發達的城市工資相對越高,自2018年6月20日起,各地區都上調了底薪。像一類城市,廣州是2100,深圳是2200,但工資高消費也高,在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壓力很大,僅租房一項就是筆不小的開銷,在深圳關內單間租房在1500以上;二類城市,像珠海,東莞,佛山,中山,底薪都是1720,低是低了點,但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包吃住,工作比較好找,消費也不高,單間好一點的租房在300到400之間;三類城市惠州,汕頭,江門,肇慶,底薪都只有1550,但加班多,這些城市中數惠州發展的還不錯。
至于你想去哪座城市打工?我想應該根據你的年齡層來定,35歲以下,建議去廣深,可以趁著年輕去拼一把;35歲到45歲建議去東莞,中山,佛山,珠海或惠州,因為年齡偏大在這些城市工作好找些。在外面打工,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好人有壞人也有,所以1.要謹慎交友,學會鑒別,不是每個人都會和你掏心掏肺;2.要提高警惕,小心騙子,少和陌生人說話,少把手機借給陌生人,少去吃陌生人的東西;3.握緊自己的口袋,出門在外,沒有錢寸步難行,理性的消費,多存點錢,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2、江門發展如何?
這個問答由我來回答,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因為我們家族在江門建城就從開平搬到江門高第里,形成了一條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說見證了江門由一個小墟鎮發展成地級市的興衰,江門,真正開始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北街設立海關后,特別是在民國初期,江門迎來了大發展,很多華僑回來投資,大力建城建鐵路,當時成為廣東的特區,也在1912年成為廣東省轄市。
解放后,江門輕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期間還有一部分企業由于戰備需要,搬到了韶關,但是江門直到80年代還是在廣東省排前5名,輕工產品,電機等都是在廣東省的前列,水路運輸也是紅紅火火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0年代到現在,江門就明顯落后于人了,這里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領導不力的原因,
當時從江門去廣州,要過三道河,去廣州出差最小都要三天,到了88年中才全部通車。而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車,江門外海大橋還是由江門市自籌資金建設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門通車,他們不希望投資往江門來,那時公路運輸已經興起,江門紅火的水路運輸開始沒落,投資都去有路的地方,路通財通嘛。江門市就這樣錯過了第一波投資潮,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到這個世紀初,江門還是錯過了第二波投資潮,這就是領導不力,發展眼光不夠的原因了,從哪一行業看都明顯落后于人,看看江門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門一中是廣東省7所重點中學之一,現在都排到60名后了,哎!看看哪個中山,當時中山還有人走后門來江門一中讀書的,后來紀中來江門一中挖老師,挖完老師挖學生,花大錢硬生生這樣把紀中借力搞上去了,80年代到90年代我們江門一中出了不少狀員,再看看我們現在這十幾二十年,江門一中出了幾個省狀員呢?這就是從一個例子看到我們的落后,
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我還是希望江門好,還是支持江門的,也還是對江門有信心的。因為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看幾年十年的事,而是看幾十年上百年的戰略,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現在就是要看江門市這幾十年的發展布局了,看看市領導們能不能定下心來好好布局,不是追求短暫的繁榮,而是要設計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上下一心,勇于改革,支持企業的發展,注重環保發展,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