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有兩個消息應該注意,哈羅單車COO韓美表示,“哈羅單車每輛車的運維成本三毛錢不到,如果不惡意競爭,共享單車這個生意還是有利潤空間。由此,用戶量劇增、騎行費用越高,又因為哈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共享單車的補貼大戰,所以其盈利壓力比較小,據哈羅方面人士透露,在近百個入駐城市中實現了盈利,而這一比例正隨著哈羅單車全國信用免押的擴散持續增長中。
1、共享單車漲價后,你還會騎嗎?
很難說,急需的上班族還是會用,如果出門辦事時間充足,有可能不會用。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有經濟能力的有賣汽車,有賣電動車的,就打工而言,外鄉人還是會騎的,車土人反騎的少,因為外鄉人,賣車不劃算又沒地方停,而且打工不確定能干多長時間,車土人不論是哪一點,都有優勢,最近國家出臺,騎電動車也得有駕照,出臺一后,騎共享單車的人也許會增多。
2、哈羅單車免押金,那么它的盈利點是什么?
據哈羅方面人士透露,在近百個入駐城市中實現了盈利,而這一比例正隨著哈羅單車全國信用免押的擴散持續增長中,同時還有兩個消息應該注意,哈羅單車COO韓美表示,“哈羅單車每輛車的運維成本三毛錢不到,如果不惡意競爭,共享單車這個生意還是有利潤空間。”而另一個則是,阿里高管暴露,哈羅單車在1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二者之和,
如果以上消息屬實,那哈羅的盈利很明顯來自兩點:成本控制和“薄利多銷”。這兩方面也是有據可追,和永安行合并后,哈羅對自行車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更強,使其擁有了更好的議價能力,而且在硬件上進行了成本溢價控制,數據顯示單車的成本中,摩拜1000、哈羅800、ofo500。至于薄利多銷,因為哈羅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繼二三線城市市場需求旺盛,運營狀況良好,哈羅繼續在三四線下沉,
有數據顯示,哈羅目前的總投放量在700萬左右,而摩拜和OFO受制于融資事宜,今年都沒有太多的新增投放。而且多個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哈羅訂單量已經超過摩拜和OFO,由此,用戶量劇增、騎行費用越高,又因為哈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共享單車的補貼大戰,所以其盈利壓力比較小。同時哈羅也在探尋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廣告、數據延伸更多服務場景等,其中兩輪 四輪的組合嘗試可以看出它的盈利方向,
哈羅單車目前已在十余城市投放了約6萬輛助力電踏車,并且與威馬汽車在汽車分時租賃領域,這正是“3510”(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共享出行戰略:0-3公里的出行工具由單車解決,3-10公里可以由電助力單車解決,而10公里以上的出行則由共享電動汽車來解決。其實,背靠永安行雄厚的政府資源和阿里的重倉加持,哈羅是最沒有盈利壓力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有足夠時間探索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