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擴建后的東京城,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世界大都市。開封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開封,是我國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1、開封是哪幾個朝代的都城?
開封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開封,是我國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開封是著名的八朝古都,都是哪八朝呢?夏朝2000年,我國公布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確認自公元前2070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首個世襲制王朝——夏朝時期。
魏國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大舉向黃河以南推進,取得了鄭、宋、楚三國的大片土地,并占據了大梁,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后梁公元907年,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廢唐哀帝李柷,自行稱帝,建國號“大梁”(史稱“后梁”),建都開封,是為梁太祖。后晉后唐滅梁后,旋即遷都洛陽,后唐歷三世四帝,共14年。后漢后晉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攻陷開封,后晉滅亡,
中原人民堅決反抗契丹,一些藩鎮節度使也拒絕契丹入主中原。翌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于開封建遼稱帝,后周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后漢隱帝派人謀殺鄴都留守郭威。郭威被迫以“清君側”名義起兵至開封,殺后漢隱帝,次年(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改國號周(史稱后周),改元“廣順”。仍以東京開封為都,
北宋后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以兵變形式取代后周,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定東京開封為國都。經過多次擴建后的東京城,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世界大都市,人口最多時達150萬。東京城的經濟十分繁榮,商業、手工業相當發達,北宋王朝以東京為都,歷9帝、168年,成為開封建都史上最為輝煌的一代都城。
2、河南的省會在開封市,為何1954年遷到了西邊的鄭州市?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簡而言之,洛陽和開封都有不適合作為省會的原因。首先是洛陽,其實唐代以后就逐步衰敗了,洛陽的主要問題是在豫西山區。就洛陽市本身來說,全市地形基本都是山地丘陵,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尤其是被周邊被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嵩山與邙山逆時針環繞,這一點很不利。在古代,由于洛陽地處黃河邊,通過水上運輸維持洛陽運轉還是可以的,但路上交通就很差,當年日軍在豫湘桂會戰中發動豫中會戰,占領豫中平原的大量城鎮包括許昌都比較輕松,占領速度也快,但攻打洛陽就頗為困難。這主要是陸地交通很差,不便于日軍大部隊前進,
從宋代開始,洛陽就衰敗了,到了建國前洛陽更是衰敗,以至于國家將蘇聯援建的大量項目放在洛陽,就是為了重新發展這個城市。洛陽如此,開封呢?開封在北宋是首都,由于這里水運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的出現和汴河對于開封非常關鍵,地處平原的開封,陸地運輸也不錯。但是,開封有著非常嚴重的隱患,就是黃河水患,民國時期,開封的黃河堤壩就很不穩固,黃河水面高于地面七八米。
到了1958年黃河洪災時期,開封也很危險,同時,由于經常泛濫,開封這里不適合修建鐵路,大多地方都是沙土地,鹽堿地,很不穩固。官方資料這么說:從今天開封東北的蘭考到鄭州東側的中牟,水患尤其嚴重,自宋朝以后,由于水災太頻繁,這里甚至沒有過修橋的歷史。而平漢鐵路的重要中繼點就是黃河大橋,鐵路走開封并不現實,
當時平漢鐵路從北京到漢口,是橫穿全國重要的大動脈,非常重要,需要經過河南省。經過反復考察,附近最適合修筑鐵路的就是鄭縣(鄭州)的花園口,同時,還有一些政治上的考量,最終平漢鐵路從鄭州穿過,這還不算,除了溝通南北的平漢鐵路以后,隨后溝通中國東西的隴海鐵路(連接甘肅省蘭州與江蘇省連云港)也經過鄭州,由此,鄭州就非常重要了,成為南北鐵路的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