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啟,山東菏澤曹縣樓莊鄉安樂村人,中將軍銜。在我的老家,有一些人,明明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卻偏偏叫成“叔兒”“伯伯”、“大爹”“小爹”這樣叫法的人還比較多,關于山東菏澤這邊為什么把吃面條,或是吃其他帶有湯的食品稱為“喝”,還是有淵源的,菏澤本地方言與河南方言雖然同屬于中原官話,但仔細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音調、音色上都有差異。
1、你了解山東菏澤人嗎?
山東荷澤的人沒有接觸過,不了解怎么樣,但我知道從荷澤市走出了不少共和國將軍,我以前介紹過黃獻中上將、劉成軍上將、張建啟中將,歡迎友友們點擊閱讀加關注。今天再介紹幾位山東荷澤籍的解放軍將軍,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楊學軍,山東荷澤鄆城縣玉皇廟人(有誤傳其為武城人),1963年4月出生,計算機領域專家,上將軍銜,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9年12月授予上將軍銜。△于際訓,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于官屯村人,解放軍中將軍銜,1947年生,,曾任第二炮兵第51基地司令員,第二炮兵副參謀長、參謀長、第二炮兵副司令員。2005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是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閱兵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關凱,山東東明人,解放軍中將軍銜,1948年3月11日生,歷任陸軍第16集團軍副軍長、軍長、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2、山東菏澤的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此問題如果反過來問也同樣可以,河南人為什么說山東菏澤話,歸結原因在于,大范圍屬性上的方言,沒有河南話一說,也沒有菏澤話一說,兩者基本都屬于中原官話的方言范圍,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為工業短板,省內大批務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隨之帶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當很多人后來發現山東魯西南方言與河南話類似時,就有點搞不清楚,其實菏澤的中原官話也是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響。
就像是普通話普及全國一樣,中原官話的使用范圍主要包含山東魯西南地區和河南大部,且兩者不但方言屬性類似,文化習俗、飲食等也有很大相似性,不能說菏澤人說的是河南話,中原官話不是單純河南一個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過河南作為中原官話發源地,當前使用人數較多罷了。當然,菏澤本地方言與河南方言雖然同屬于中原官話,但仔細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音調、音色上都有差異,
3、山東菏澤方言:爸爸,我們叫dada(大大),你們的方言怎么叫?
謝謝邀請!我的家鄉是湖北江漢平原,應該說這一大片地區的方言區別不大。以前把自己的父母一般都叫“爹爹,姆媽”,也有一些例外,我到現在也還不太明白。在我的老家,有一些人,明明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卻偏偏叫成“叔兒”“伯伯”、“大爹”“小爹”這樣叫法的人還比較多,是不是故意這樣叫著,顯得跟子女疏遠一點,有利于孩子長大成人呢?或者是相信算命先生的“八字”不合,只得改口叫個別的稱呼來避開呢?究竟是什么原因,我還是不明究里。
其實,關于父親的叫法,我的老家還有一些更奇特的,比如有叫“哀爺”的,就是這個音,古代有“爺娘”之說,比如花木蘭“替爺從軍”,這里的爺就是父親,但“哀爺”一詞又是什么意思?我還是弄不明白。上面說的關于父親的叫法,都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常見的,七十年代也還比較流行,但是到了八十年代,這些對于父親的稱呼就基本上消失了。
4、山東省菏澤近代有哪些名人?
這幾天一直在介紹各地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友友們很喜歡,也都很關注,今天再介紹幾位新中國成立后,從山東荷澤走出的解放軍高級將領,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黃獻中,山東荷澤單縣人。上將軍銜,1945年12月出生,1964年入伍,大學學歷,歷任第十六集團軍步兵第四十七師政委、遼寧省軍區副政委、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政治部主任、政委、沈陽軍區政委等職,2008年7月15日晉升為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