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說的安徽方言和這兩地方言相似,也是因為安徽方言中部分地區屬于官話方言區,但范圍較小,不像陜西和河南的方言有許多相通之處。安徽方言并非指單一系統的方言,而是由各種不同的方言組成的,此主題所問之前提不嚴謹,因為河南話與陜西話都有各自不同的多種分支方言,河南方言之豫東與豫西話明顯不同,且以開封話與鄭州話為正統河南話。
1、為什么陜西、安徽和河南的方言很像?
河南方言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話,中原官話是官話方言的一支。我們要詳細考察河南方言的音韻結構的演變與層次,必須了解河南方言的歷史形成,了解河南方言的歷史形成,,要置之于整個北方方言大背景下去了解其發展過程,1985年,語言學家李榮發表《官話方言的分區》、《漢語方言分區的幾點意見》等論文,1987年,中國社科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作編寫《中國語言地圖集》,基本確立了漢語方言“十分法”:將全國的方言分為官話方言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粵語區、平話區、客家話區十個方言大區,每個大區下面又細分區、片、小片和方言點。
中原官話分布在遠古華夏族的傳統居住區,今隴海線南北,中原官話又細分為河南方言、關中方言東府話、關中方言西府話、秦隴方言、隴中方言、南疆方言。中原地區是漢族文化主要發祥地之一,中原官話的形成也必然與原始漢語有更多的內在聯系,原始漢語最初分布于黃土高原(含渭河流域一洛陽地區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半部。
不難看出,今河南和陜西部分地區的方言,在歷史上屬于中原官話方言區,因此,有一部分相通或相似之處也是有歷史淵源的,但隨著時代變遷,也出現了自成一脈的風格。我們以特色方言“大大”舉例陜西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的弟弟或者比自己父親年齡小的叔叔輩,傳統上,陜西人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bei),二伯,把自己的爸爸叫大(da,讀二聲),把爸爸的弟弟叫大大,如果自己的爸爸排行老大,則把自己的爸爸叫伯(bei,讀二聲)。
在河南方言中“大大”有的地區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也有地區是對伯父的妻子的稱呼,在河南鄧州及其周邊地區方言中“大大”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其中排名最長的直系父輩一般稱為“伯”(讀音:bai,輕聲),如本族直系父輩中排行老大的稱為大伯,老二稱為二大,老三稱為三大,父親則多稱呼為“爹”。在河南鄭州、新鄉一帶,稱呼伯父為“大爺”,伯父的妻子為“大大”,稱呼叔叔為“叔”,叔叔的妻子為“嬸”,
安徽方言并非指單一系統的方言,而是由各種不同的方言組成的。有官話區和非官話區之分,安徽省內各方言可大致分為官話、贛語、吳語、徽語四類漢語方言。官話區包括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官話區基本可以互相通話,而非官話區的贛語內部和吳語內部也基本可以互通,但徽語內部差異較大,互通有一定難度,安徽省內江淮官話的代表為合肥話,中原官話的代表為阜陽話,贛語的代表為懷寧話,吳語的代表為涇縣話,徽語的代表為歙縣話。
加之陜西和河南在地理上相接,人流動頻繁,方言同化也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而你所說的安徽方言和這兩地方言相似,也是因為安徽方言中部分地區屬于官話方言區,但范圍較小,不像陜西和河南的方言有許多相通之處。所以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河南話和陜西話較為類似,因為安徽語系分支較多,所以相似之處很少,安徽、河南和陜西的朋友來說一說,還有那些原因造成三地方言相近,亦或是哪些代表性的稱謂相同,歡迎留言互動(L)。
2、哪些省份和地區的方言類似河南話?全國大概多少人說河南話?
此題目,在我回答地緣文化與豫劇或河南方言時,已多有涉獵,這里再補說一下,首先說,河南方言,應指以開封和鄭州一帶的方言(這兩地也有細微區別)。而豫南之信陽南部一帶方言,為豫卾交叉之方言,有湖北方言味,焦作與濟源話,帶有山西方言味,洛陽老城區個別字的吐音,有的也難以聽懂,如:饃、坡、灣、玩,發音不是常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