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和河南人打過交道,但是聽人們談起河南人,很多人對河南人的印象都不好,類似河南人喜歡偷、喜歡騙;和河南人打交道、要小心、不要輕信之類。一到火車站,便有一個中年婦女拉住問我,住酒店不,七十塊錢一晚上,我知道,在西安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句話不趕快走人。
1、我是一個河南人,因為地域歧視不愿告訴別人我是河南人,怎么辦?
盡管本人不是河南人,但個人印象是河南人性格開朗通達,并不是有地域岐視說的怎么樣。其實這都是人們的觀點不同而已,地域黑性的岐視本就不應該發生的事,有的人在外地受到了壞人的欺騙或者不友好的事,就會難免不滿不高興在媒體評論發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不良的行為的人和事,哪省哪市沒有發生過?歸根揭底是人們沒有包容心,將心比心,所以建議你出行在外大膽說自己的貫籍做人做事,中國大家庭不容岐視。
2、很多人說河南人不好,我想知道現在在你們心中啥樣子?
我們單位,有兩個同事,都是邯鄲人,年齡相仿,還成了好朋友,他們相處方式,就是互相拆臺,反唇相譏,彼此調笑的方式,他們其中一人是邯鄲魏縣人,魏縣據人們笑談,那是個出小偷的地方。有次,另一個人笑談那個魏縣人,說他們縣專門盛產小偷,魏縣人無奈的笑笑,并不著惱,那次我覺著我這個魏縣來的同事,好有涵養。人們對一個地方區域,形成固有的成見,且由來已久,絕不是空穴來風,必有成因,
雖然不是那個區域的每個人都有那個作風,但是有那個作風的人,肯定多,要不怎么會那么多人說呢?與其用抬杠來維護自己家鄉人民形象,不如從自身做起,做個截然相反的人,讓人們打破固有印象。我這個魏縣同事就很好,工作能力一流,對父母很孝順,對年幼的弟弟很是照顧,至于偷盜這種習氣,從不曾有過,待人接物,大大方方,絕不扣扣索索,
在我們單位里,口碑和形象都是很好的人。關于他家鄉的不良評價,他也從來是置之一笑,不和人們爭論,我沒和河南人打過交道,但是聽人們談起河南人,很多人對河南人的印象都不好,類似河南人喜歡偷、喜歡騙;和河南人打交道、要小心、不要輕信之類。有的河南人,聽到那些話,就會暴怒生氣,其實何必呢?你就是一個個體,代表不了一個地區,你是明朗善良的,你生氣暴怒,就是為那些敗壞地區聲譽的人買單,
3、為什么我作為一個河南人天天吃面條饅頭都吃不膩?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南大部分省域面積地處黃河以南,中國自然地理分界線以北廣大的地方。這個地方夏糧以產小麥聞名于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糧倉,饅頭、面條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河南人再吃也不會膩煩,并且還是越吃越有味。江南廣大區域的人們,當然以吃米為主,一天三頓吃大米難道說Te們“都吃不膩”?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食物的風味極端豐富,河南人到南方去三天不吃面條,如同抽煙人的煙癮上來一般。川黔湘一帶的人順長江而下,到了江蘇沒有了辣椒,只有放糖的食品,可以肯定的是,Te們也吃不習慣,本博某年在江蘇無錫參加由北方某石化企業在此召開的訂貨會,由于會議主辦方是北方人,但租的酒店大廚按照當地風味來按排菜肴。
致使北方參會人員提出抗議,菜肴不咸反而甜,不合北方人的口味,現在人們常講的國內幾大菜系,豫菜已經不在其列。其實豫菜早在明朝時代,那可是當時最有名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中原人考中進士,無論是在京為官,還是被皇帝派遣到外地做官,都要在河南省的長垣縣找一大廚帶在身邊,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口福。河南氣侯一年四季分明,冬小麥種植面積為居全國的首位,小麥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二,
如果河南人吃饅頭、面條吃膩了,也就不會再對小麥情有獨鐘。當然了,進入到新世紀以后,隨著現代交通設施的改進,東南西北的物流暢通,河南人也并不是固步自封,除了由小麥面粉制成的饅頭面條外,大米及五谷雜糧都是餐桌上的主要角色,農村改革開放先于全國各行各業,安徽省鳳陽縣的小崗村的村民們,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將土地承包給農戶自主經營,獲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