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幾家姓李的人聚在一起,這個地方就叫李莊。?第一個來蘭陵縣做縣令的人叫荀子,他在這里呆了二十年,我們都知道,北齊有位大名鼎鼎的美男子叫高長恭,他的爵位叫“蘭陵王”,因為他被封在了蘭陵郡,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們鎮的人也跟他們差不多,在現在棗莊這塊地方,當時叫嶧縣,人們開始開山取石,挖煤挖井。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給題主講個故事。一位老人坐在小鎮城郊的路邊,一位陌生人開車路過,下車問老人:請問老人家,這個城鎮住的是哪種類型的居民?我想搬過來住呢!老人問:你剛離開的小鎮是哪種類型的居民?陌生人說:那個小鎮上住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很不快樂,所以想搬走。老人答: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們鎮的人也跟他們差不多,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陌生人問老人同樣的問題,老人又同樣反問:你剛離開的小鎮上的人們到底是哪種類型的人?這位陌生人回答:那里都是非常好的人,但我是想尋找一個比那更有發展機會的小鎮。老人說:你很幸運,年輕人,這里的人們跟你們那里完全相同。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講完這個故事,其實題主也就知道了我的回答: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2、棗莊市最具有影響力的人是誰?
棗莊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張遠芬,是他千里跋涉,決定了棗莊的地理位置。為什么要在這個地方開井口,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此地有井口,可以取煤化驗,召開老工人咨詢會。確定此地煤層廣而厚,二、當時南方缺煤,必須經臺莊運河碼頭運往南方。還有,棗莊城在魯南丘嶺的山凹里,中興公司安在這里相對安全而僻靜,可以修鐵路到臺莊碼頭。
北直達北京天津,這里還有一些誤會。由于棗莊中興公司名氣大,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都以為棗莊是一個大城市,不知道棗莊比嶧城臺要小的多。安源大罷工時,棗莊煤礦僅有二千職工,連老少家屬,不到兩萬人,共產黨人郭子化扮行醫落腳路邊茅棚里,三年發展黨員七人。生存艱難,人僅以溫飽為幸,開展大罷工人太少,
解放后,毛劉多次談到山東棗莊問題,不知道棗莊連個鎮都不是。山東省委書記舒同一班人,研究了中央領導的意圖,知道毛劉曾打算親臨棗莊發動罷工,與安源同步進行,因路途遙遠,始終沒有如愿。山東省委研究后,立馬拍板,山東設棗莊直轄市,與濟南青島平級,一下提高了棗莊的地位。因人口太少,劃徐州入山東,歸棗莊管轄,為此鬧了矛盾。
3、蘭陵為什么改名叫棗莊?
其實,這是一個誤傳,棗莊并不是從蘭陵改的,這兩個名字之間沒有關系。我們來看看兩個地名是怎么來的就知道了,先來看棗莊是怎么來的。棗莊這個名字出現得很晚,明朝建立不久,朝廷下令允許百姓采礦,這下子全國都動起來了。在現在棗莊這塊地方,當時叫嶧縣,人們開始開山取石,挖煤挖井,但是因為開采技術不是那么給力,所以人們就三五成群,組成小分隊來采礦。
這些人組成小隊伍后,就地定居,他們以姓氏或者一些標志作為地名,比如幾家姓李的人聚在一起,這個地方就叫李莊。幾家姓張的,就叫張集,如果姓氏不統一,那就按一些地標取名,比如聚集地有一片稻田,就叫稻莊。其中有幾戶人家聚集在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棗林,于是取名棗莊,不過當時棗莊地方很小,在各路采礦大軍里,只是打醬油的存在。
等到清朝嘉慶年間,朝廷繼續下令鼓勵民間開采,這么一來就更火了,尤其是在棗莊出現了幾個大家族,靠采礦起家,個個富得流油,棗莊的這幾戶大家族就聯合起來,經過李鴻章的批準,在他們的家鄉棗莊成立了“中興礦局”。?中興礦局越做越大,到了1908年,還成立了“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總部就位于嶧縣北部的棗莊,
這么一來,棗莊名氣就越來越大了,畢竟是大公司總部所在地。1961年,棗莊成立了市委,成了山東省的一個省轄市,這就是棗莊從一個幾戶人家的聚集地慢慢變成一座城市的過程,我們再來看看蘭陵,蘭陵可比棗莊悠久多了,它是山東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縣。蘭陵縣設立于戰國時期的楚國,名字是屈原給起的,屈原說,蘭是花中之圣,陵是高地,蘭陵有一種圣地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