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組數據當中,又區分為在崗人員平均工資和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平均工資的計算采用公式“平均工資=報告期工資總額÷報告期平均人數”,求的是算術平均值,在青島十年,十年不短了,也為建設青島貢獻了很大一份力了,今年年初發布的2016年山東各城市各行業的平均工資數據顯示,山東17地市中平均工資最高的是東營,以4315元獨占鰲頭,濟南以4213元位居第二,此后依次是威海、臨沂、青島(4121元)、濰坊、濱州、煙臺、淄博、德州、聊城、泰安、濟寧、菏澤、棗莊、日照、萊蕪。
1、青島的平均工資是多少?
不管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區,都很難統計出一個準確的平均工資數據。目前官方公布的工資水平多以某一時間段的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工資標準計算,青島人社局最新公布的人力資源市場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全市共有6484家(次)單位通過各級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市場平均工資為3796元/月,同比增長14.07%。分行業來看,制造業平均招聘工資3927元/月;服務業平均招聘工資3585元/月;管理類崗位平均招聘工資4970元/月;專業技術類崗位平均招聘工資4157元/月;辦事類崗位平均招聘工資3707元/月據SalaryCalculator最新的青島薪資水平報告中顯示,青島平均工資為4143元/月,
在近5萬份調查樣本中,月薪2000-3000的比例最高,達到28.2%,3000-4.5000檔排第二,為23.9%,而排在第三位的4500-6000比例也達到了20.5%,第四位6000-8000的占比10.5%。可以看出,月薪2000-6000(占比超70%)這個區間基本代表了目前青島工薪族的薪資狀況,而平均月薪4千左右也基本代表了青島市的薪資水平,
“低工資高消費”是外界對青島的普遍認識。青島的收入水平究竟如何呢?今年年初發布的2016年山東各城市各行業的平均工資數據顯示,山東17地市中平均工資最高的是東營,以4315元獨占鰲頭,濟南以4213元位居第二,此后依次是威海、臨沂、青島(4121元)、濰坊、濱州、煙臺、淄博、德州、聊城、泰安、濟寧、菏澤、棗莊、日照、萊蕪,
2、在青島10年了,月工資多少算正常?
青島,雖說是新一線城市。但是遠遠趕不上北上廣深,直接沒有可比性,但毋庸置疑青島近幾年發展迅速,在山東地區鶴立雞群。成為佼佼者的城市,山東很多市地區打工人員都慕名而去,全國各地都有,在青島十年,十年不短了,也為建設青島貢獻了很大一份力了。工資取決于你做什么行業,有無技能等眾多因素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夠不夠花這個看個人了,
3、68197元!2018年青島職工年平均工資出爐,你怎么看?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各地公布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時間窗口。青島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平均工資,一共有三組數據,分別是全口徑社平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社平工資(小口徑社平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社平工資,每組數據當中,又區分為在崗人員平均工資和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所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其實一共是六組,具體見下表。從橫向比較來看,社平工資數據與青島市的地位極其不匹配,
青島市的GDP在山東省穩居第一,但是社平工資數據基本上處于墊底的水平。2017年青島市使用的社平工資數據是5309元,我們看看其他地市的數據:濟南5850元、煙臺5775元、濰坊5776元、威海5775元、泰安5775.3元、東營5699元,根據國家對于社平工資統計口徑的最新要求,2018年青島市社平工資數據應該會采用5683元這個數據。
青島市2018年的社平工資還趕不上同省內其他地市2017年的水平,這真是個很大的諷刺,即使青島的社平工資在山東省內處于可笑的位置上,可能有很多人依然會對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充滿懷疑,大呼小叫“被平均”那么這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呢?第一,調查方法。平均工資數據針對不同的統計口徑使用了不同的調查方法,對城鎮非私營單位的工資統計采用了全面調查的方法,對私營單位的工資統計采用的是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