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祖先,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優良傳統。②敬祖先,是近兩千多年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①首先,敬祖先是原始宗教的延承,是原始社會祖先崇拜的沿襲,我覺得敬重祖先,首先要傳承祖先良好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幾千年來,有錢的家族,建設宗廟家廟祭祀祖先,貧窮的勞苦大眾凡有一息之所,也會立牌位祭祀祖先。
1、敬祖先怎么做?
我覺得敬重祖先,首先要傳承祖先良好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只有這樣才不愧于祖先,不負于時代!祖先雖然離我們遠去,但天地之間,靈魂是可以相通的!所以我們一直也在傳承著古老的習俗,我的家鄉屬古代吳楚文化,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曰、或二十四日準備菜肴、香紙炮竹接祖先之靈回家。次年正月送祖先之靈歸位,另毎年清明節、七月半舉行春秋兩祭,大年三十下午到祖先墳前辭歲,這一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2、過年為什么要先敬祖先?
敬祖先,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優良傳統,敬祖先,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在北方,過年之前,要去墓地把去世的老人請回家里,即去墓地悼念一下然后回家擺上去世老人的照片,就算請回家了,有的在家里或者祠堂里掛家譜畫或者擺放祖先牌位,擺上貢品,焚香拜首,以表祭祀。為什么要敬祖先?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①首先,敬祖先是原始宗教的延承,是原始社會祖先崇拜的沿襲。
原始社會,人們認為,人死以后,靈魂是脫離肉身存在于另一個世界的,或有一定的神力,所以會按一定的禮節祭祀祖先,希望祖先在另一個世界享用子孫后代豐盛的勞動成果,并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后代,②敬祖先,是近兩千多年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孔子的論述里面,多次講到孝,論語講「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即使是粗茶淡飯,也一定要(先向祖先)祭一祭,祭祀時一定要像齋戒一樣認真,這段話講的是對祖先的懷念與敬重,即使是一個平民百姓,吃的是粗茶淡飯,也不能忘記祖先,
孔子是師祖,是圣人,幾千年來,孔子的思想教導了一代又一代人,不乏一些儒雅賢士,在儒家思想傳承的同時,尊敬祖先的思想得以加強與完善。③尊敬祖先,有一定的現代意義,祖先遠可以指四千年前的伏羲女媧炎帝黃帝,近可以指去世不久的父母先輩,還可以指父母以上各代祖輩。尊敬父母體現人的孝心,尊敬祖輩展示人的品德,尊敬遠古祖先蘊含人的文化修養,
一個數典忘祖,欺師滅祖的人,必定遭人唾棄,一個具備尊敬先輩品德高尚修養高偉品行的人才,才是對我們社會有益的人才。④尊敬祖先是我們華夏民族延存至今的法寶,從有文字記載的商朝開始,每個朝代都建有自己的太廟,祭祀自己的祖先,幾千年來,有錢的家族,建設宗廟家廟祭祀祖先,貧窮的勞苦大眾凡有一息之所,也會立牌位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