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范圍強降雨拉開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雨有多少。關于河南的地下水位下降,不管是農業因素也好,工業因素也罷,底層原因還是因為降雨少,但關于地下水位的上升,不能用多大降雨來衡量,更要看全年總降雨量,以及降雨持續性,降雨連續綜上,河南地下水位回升,不是一場兩場降雨就能解決的,最佳的期望是全年中到大雨連降,每個月有幾場大雨,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首先將河道、池塘、水庫蓄滿,然后才能逐步抬升地下水位。
1、河南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多大的降雨才能實現水位回升?
關于河南的地下水位下降,不管是農業因素也好,工業因素也罷,底層原因還是因為降雨少,但關于地下水位的上升,不能用多大降雨來衡量,更要看全年總降雨量,以及降雨持續性。暴雨假設很多人可能更看好一場大暴雨,認為暴雨對緩解干旱幫助最大,從農業角度來講,暴雨對地里的農作物確實有幫助,能快速緩解作物饑渴,但從提高地下水位角度來講,一場暴雨作用微乎其微,暴雨的特點是量大且急促,短時間就可以形成地表徑流,而形成徑流意味著會匯入河道流往低處,降低地下水補充面積。
小雨假設當然,相比于暴雨,小雨中雨也有缺點,中小雨在降落地面后也伴隨有蒸發,尤其是降雨與晴天交替上演時,水份剛打濕地表,還沒來得及往地下滲透,大晴天艷陽高照又完全蒸發,根據氣象統計顯示,近些年河南境內的年均降雨量是70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卻高達1000毫米,降雨形不成有效集結,便蒸發完畢。降雨連續綜上,河南地下水位回升,不是一場兩場降雨就能解決的,最佳的期望是全年中到大雨連降,每個月有幾場大雨,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首先將河道、池塘、水庫蓄滿,然后才能逐步抬升地下水位,
2、南方大范圍強降雨拉開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水有多少?
南方大范圍強降雨拉開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雨有多少?這個問題問得好!年年夏天的降雨情況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關系到我們的夏季是旱還是澇害。5月初,國家氣候中心就給出了一個天氣預測,認為今年夏季的情況是南北澇,中間旱,如今的情況確實也比較滿足這個說法!近日的天氣預報就在今天的下午,中央氣象臺就通知了在未來十天,南方地區就將面臨一段時間的暴雨天氣,而且部分中部地區也有所影響,其中就包括安徽南部,但河南地區就依然是高溫階段。
這也與往年的情況相似,另外,近日也發出了浙江一帶已經進入梅雨時節,而梅雨季的特點就是雨水較多,這就說明今年的雨季確實提前了不少。安徽和河南的情況安徽作為半中部地區,每年的雨水情況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近些年來我們安徽地區已經有一些年份屬于旱季的情況了,高溫天氣居多,雨水的充沛期在6月上中旬,也就是梅雨季,今年浙江一帶梅雨提前,可能也會影響我們安徽的情況,如果這樣說的話,6月份的安徽降雨量可能會有所上漲。
而河南作為中原地區,連年干旱的情況也是眾所周知,正如之前說的,今年夏季的情況是“南北澇,中部旱”,所以今年河南的情況應該也避不開高溫干旱的情況,而且最近的大面積降雨,河南也并沒有沾點光,所以,總的來說,這次南方大面積降雨的情況算個落定了,南方的朋友也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瓜果和作物被暴雨摧殘,同時也要注意洪澇災害。
3、河南為什么干旱少雨?
我老家就是河南的,今年自春季以來,河南地區就開啟了高溫干旱模式,長時間不下雨,水位下降,小麥收成降低,玉米種不上,極端的干旱天氣令農民苦不堪言,于往年相比,年前冬季和今年春季以來,雨水相對偏少,地下水位下降十分嚴重,在小麥拔節期因天氣干旱需要灌溉,人工澆一畝地都需要兩天左右,今年因為干旱的原因,當地的小麥減產十分嚴重,往年一畝地能收成1千多斤的產量,今年普遍畝產量600-800斤,農民收入減少。
由于5月底6月初河南地區仍然處于嚴重的高溫干旱,在沒有雨水無法灌溉的情況下,夏作物玉米都種不上,很多農民為了不耽誤生產,只能從家里往地里面拉水一瓢一瓢的澆水點種玉米,近幾年來,河南北部地區整個的都雨水偏少,尤其是在3-6月份正是莊稼需要雨水的時候,造成播種困難。根據氣象數據監測,河南地區三月份溫度為60年以來最高,降水較同期減少9%,三月份河南省平均降水才只有29.4毫米,整個河南地區降水也是呈現出分布不均的情況,在河南北部地區降水量更是少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