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個城市,實力差別和潛力也比較大。湛江和汕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曾是經濟較發達城市,但由于廣東集中精力發展珠三角致使東西兩側發展弱化,但從環境來說汕頭和湛江宜居指數更高一點,能在東莞買起房子的人恐怕不會考慮其他幾個城市,一方面東莞已經躋身新一線城市序列,發展前景比其他城市顯然高出一籌;另一方面東莞同時毗鄰廣州和深圳,縱使自身硬件資源不夠雄厚也足以通過周邊來彌補。
1、廣東汕頭怎么樣?
作為在汕頭土生土長四十載的膠己人,先說結論:適合生活,不宜創業,人脈社會,發展乏力。汕頭氣候好,無極端天氣,夏天最高氣溫基本在37度左右,冬天最低氣溫在5度左右,早晚溫差不大,非常適合生活,這幾年創文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加上聞名遐邇的潮汕美食,品種豐富,注重不時不食,清淡養生,是吃貨們來了就不愿走的城市,
房子的均價在1.2萬左右,對比本地薪酬水平偏高,但對于在珠三角或廈門從業的人員來說,簡直是白菜價;潮汕商幫名震天下,耳熟能詳的就有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等首富,但全都不是在汕頭本地創業發家。潮汕地區最大的問題,是本土文化的強勢,缺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而隨著汕頭發展停滯的二十年,作為經濟特區被珠三角和廈門遠遠甩在身后,無論薪酬待遇、發展機遇和提升平臺,差距越拉越大,人才資源被被這兩大區域如磁鐵般吸收殆盡。
粵東最高端的學府汕頭大學,每年愿意留在本地發展的畢業生屈指可數,培養的人才留不住,外地的人才不愿意來,人才瓶頸突出,金融、信息、高科技等平臺落后,本地市場偏小,創業環境較差;潮汕文化的特色,講究宗族血脈,也就是膠己人,這點在前段時間大熱的《破冰行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人脈是汕頭最重要的資源,一旦遇到什么事,最常見的思維就是找人找關系,很少有意識通過正規手段去解決,這點很像東北,對比起國內發達城市的法制意識和人群素質,差距還是較為明顯;汕頭重點工業,包括潮南的日化、潮陽的內衣,澄海的玩具、龍湖的毛織服裝等,由于本地人具有經商意識,汕頭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土豪多不勝數,近幾年上市公司不少,還有所謂的資本市場汕頭板塊,但都屬于小打小鬧,缺少真正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企業,
規模最大的澄海宜華集團,在全國上市公司中只能算小弟,還負面新聞不斷。風頭較勁的是星輝娛樂,國腳武磊所在的西班牙人隊,老板就是星輝董事長,但沒幾個人知道它是汕頭企業,整體發展后勁不足,重點還是在人,本地精英外流,外來人口稀少,源頭沒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經濟活力。最后說說汕頭的旅游,夏天的南澳島值得一游,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汕頭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感受下一流學府的現代氣息;翻新后的老市區,看看汕頭開埠文化,還有漂亮夜景;海濱路一灣兩岸,各具勝景;至于美食那是多不勝數,相信我,來汕頭,你一定會胖的,哈哈,
2、汕頭和惠州兩個城市,你認為哪個比較強?
作為一個老家揭陽的惠州人,我來分析倆個城市吧。倆個城市各有特色,各有發展,各有歷史文化,汕頭粵東老大,并且一直以老大自居,排外很嚴重。交通混亂堵塞嚴重,辦事還要找關系,地方又小。汕頭到還在想著上面能扶一把,一直都是在等靠要地活著,發展緩慢,想發展沒有錢,國地稅合并了,以后地方政府的收入更加透明了,地方政府想借債發展就更難了。
再過十年來看汕頭還是老樣子發展緩慢,再看惠州市,地屬珠三角,地方大,有發展后勁。這十年來的發展天翻地覆,發展很快,城市獲得國家級各種各樣的第一和金牌多不勝數。以前也是發展有問題,被國家劃分出去的東莞發展拋開太多了,而后知恥后勇,主動出擊。??松梨诼鋺艋葜荽髞啚尘褪腔葜葜鲃映鰮魮寔淼?,國務院提建粵港澳大灣區,地多人少,地理位置優越惠州市最有發展潛力,香港和惠州市已經要籌建惠港合作區了,后勁可觀。
3、你覺得江門、鹽城和汕頭,誰會率先成為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