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襄陽一帶地勢,襄陽的北邊是漢水沖積平原,并沒有山。明年5月,漢十高鐵開通后,武漢到襄陽只要一個多小時,D5216(武漢——襄陽)從武漢站開到達襄陽站,用時2小時48分鐘,鐵路的話,武昌-襄陽335公里;漢口-襄陽315公里;走漢十高速公路。
1、武漢怎么到襄陽唐城(非自駕)?
湖北歡迎你~人稱“活地圖”和“旅游達人”的楚天君來啦!襄陽離武漢其實沒你想象中近。鐵路的話,武昌-襄陽335公里;漢口-襄陽315公里;走漢十高速公路:320公里;乘飛機:直線距離245公里;楚天君推薦你坐動車,從武漢到襄陽,一天有35個車次的動車,路程時間在兩個多小時到四個多小時不等,票不是很好買,一定要提前在網上預訂。
楚天君建議,最好在襄陽休息一晚,第二天精神抖擻地去唐城游玩,明年5月,漢十高鐵開通后,武漢到襄陽只要一個多小時。你先在廣州南站坐高鐵到武漢站,然后轉動車去襄陽站,這樣用時最少,G1016(廣州南——武漢),用時4小時10分鐘,一等座740元、二等座465元。D5216(武漢——襄陽)從武漢站開到達襄陽站,用時2小時48分鐘,
2、襄陽為什么叫襄陽,不是應該叫襄陰嗎?
襄陽的這個名稱由來,還是要從“襄”字入手。否則,單以“陽”入手,就有兩種情況,我們都知道山南水北曰陽,在不知道“襄”到底是指山還是指水的情況下。討論“陰”或“陽”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漢代的應劭認為襄是水名。“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是水當即襄水也。”這句話出自《水經注》,根據同文其他描述,我們知道,應劭所推測之襄水,就是當今被稱為南渠的一條小水道。
襄水位置示意圖這就產生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襄水這么小,古人為何無視緊挨著的更為波瀾壯闊的漢江(漢代稱沔水),進而以沔或漢作為此地城市之名呢?因此后世就有人懷疑應劭和酈道元的觀點。南朝陸澄做《地理志》(今佚),曾言“襄陽無襄水也,”(《太平寰宇記》轉引)。因為《太平寰宇記》作者宋人樂史只記這一句話,因此也無從得知路澄的其他認識,
但是《太平寰宇記》收錄了南朝另一本叫《荊州圖副》的書有云:“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荊州,始置襄陽郡,以地在襄山之陽為名”。襄陽有叫襄山的山嗎?縱觀襄陽一帶地勢,襄陽的北邊是漢水沖積平原,并沒有山,因此襄山之說也是無稽之談。由此可知,漢晉之時諸地理記載,大多是根據襄陽這個已經產生并流傳開來的名字,去反推其地名依據,因此就有襄水、襄山之謬論,
那么“襄陽”的名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襄”字的本意又是什么?南朝《荊楚記》有云:“水駕山而上曰襄”。“水駕山上”這一地理意象不太容易想象,但是這個說法給我們一種啟示——“襄”字表達一種山水形勢,而非單獨指某山或者某水。看來襄字的內涵還是挺豐富的,《尚書·堯典》記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此句有注云:“襄,上也;包山上陵,浩浩盛大若漫天,”在此句中,“懷山襄陵”中的“襄”便有“上”的意義,形容的是洪水滔天、環繞山陵的景象。再回到襄樊的地理環境,襄陽城緊鄰漢水,古代的漢水水量充沛,正所謂“漢之廣矣,不可泳思”,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雨集中,河流暴漲之時,就會在襄陽這個拐角之地形成玉帶繞山,“懷山襄陵”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