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終身攜帶幽門螺桿菌沒有任何癥狀。比如在聚餐時,如果對方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他在夾菜過程中,帶有幽門螺桿菌的口水從筷子上粘到了另外一塊肉,剛好你又夾起那塊肉吃了,幽門螺桿菌便理所當然的潛入了胃中,尤其是那些經常抽煙、喝酒、熬夜后吃個火鍋或烤串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這些習慣容易刺激胃黏膜,使胃的抵抗力下降,會讓幽門螺桿菌興風作浪。
1、80%的人都帶有幽門螺桿菌,會有危害嗎?
在沒有任何消化道疾病的正常人群中50%以上的人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十二指腸潰瘍、胃癌患者中85%以上的人合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這個長期的臨床觀察結果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就是以上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但是在胃黏膜屏障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幽門螺旋桿菌不會誘發以上胃部疾病,僅僅是個無傷害的存在。
這種情況下,不需要應用藥物進行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只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避免胃黏膜損傷,不要讓幽門螺旋有機可乘就行了,當飲食不當、煙酒刺激、膽汁反流、服用有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藥物(解熱鎮痛藥、糖皮質激素等)、精神創傷等因素使胃黏液、完整的胃上皮組織、多肽類和胃黏膜血液循環維持的胃黏膜屏障功能受到損害時,幽門螺旋桿菌才會趁虛而入,通過自身釋放的尿素酶、空泡素,直接損傷胃黏膜和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淋巴瘤等胃部疾病,嚴重時會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難以治愈或誘發胃癌。
2、幽門螺桿菌真的是吃出來的嗎?感染幽門螺桿菌對身體有何危害?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句話非常適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方式,幽門螺桿菌最常見的傳方式有:“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比如在聚餐時,如果對方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他在夾菜過程中,帶有幽門螺桿菌的口水從筷子上粘到了另外一塊肉,剛好你又夾起那塊肉吃了,幽門螺桿菌便理所當然的潛入了胃中,包括吃飯時互相夾菜,愛人之間互相親吻,上完廁所后不洗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大人用自己吃過的筷子喂寶寶,或者用嘴嚼碎了食物喂寶寶,都會導致感染幽門螺桿菌。
在中國因為共餐制,40%-50%人體內感染有幽門螺桿菌,其中大部分人在兒童期就已經被感染了,有一些人終身攜帶幽門螺桿菌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對有些人的影響就非常嚴重了,比如會導致口臭、胃疼、腹脹、反酸、胃黏膜出血糜爛、消化性潰瘍、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生長發育落后、免疫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甚至胃癌,
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和甲醛、黃曲霉素是一個等級。尤其是那些經常抽煙、喝酒、熬夜后吃個火鍋或烤串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這些習慣容易刺激胃黏膜,使胃的抵抗力下降,會讓幽門螺桿菌興風作浪,所以如果你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那么恭喜你,生活中注意切斷感染途徑即可,比如:1、實行分餐制;2、不吃生食或太燙的食物;3、及時洗手、清潔口腔。
3、為什么有些人越來越“重視”幽門螺桿菌?
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系統器官,每天隨時隨地都發揮著它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消化系統容易受病原的危害,消化系統疾病的種類也是十分之多,我們今天談論的就是容易引起胃炎的常見治病菌(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并且對于它的檢查和治療也變得更加的成熟,正是由于此病菌的某些特點譬如說,致病性比較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感染病菌后就可能讓胃部產生炎癥,長期慢性炎癥就有存在一定的幾率致癌。
這對于人們的影響是極大的,所以說這也許是人們重視度提高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我們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我們在胃鏡下取病灶組織活檢后就可以診斷是否存在油門螺旋桿菌陽性,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慢性胃炎是十分常見的,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癥狀,這與我們的不健康飲食習慣相關,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幾率是特別大的,我們在吃飯過程中不存在分餐的習慣相互之間也就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