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總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入口三室寬四室深,上下兩層,中間為平地,高23米,獨樂寺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重建于遼朝通和二年(公元984年),獨樂寺位于天津中國薊縣市是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一座享譽海內(nèi)外的千年古剎,天津薊縣西門有個獨樂寺?lián)f是安祿山討伐唐朝的地方。
獨樂寺位于天津中國薊縣市是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一座享譽海內(nèi)外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重建于遼朝通和二年(公元984年)。明萬歷、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都有修繕。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加建照壁一座,觀音閣重檐加四根抱檐柱,建寺東行宮。獨樂寺總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入口三室寬四室深,上下兩層,中間為平地,高23米。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高層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建筑。走過山門,可以看到觀音閣。亭子上的匾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52歲北游幽州時題寫的。觀音閣中間的觀音像高16.08米,頭上有10個小頭,所以又叫十一面觀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彩塑塑像。
2、薊縣 獨樂寺的由來是什么?天津薊縣西門有個獨樂寺?lián)f是安祿山討伐唐朝的地方。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遼二年(984),是我國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的代表作,寺內(nèi)主要建筑有山門和觀音閣。山門屋頂為五脊四坡,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山門,觀音閣外表有兩層,中間有一層暗樓,實際上是三層,寬五層,深四層,歇息在平檐山頂。亭內(nèi)設(shè)一尊16米多高的觀音像,中間有一口空井,這座大亭子從建成至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近30次地震,其中3次達到8級。震中在薊縣附近,寺內(nèi)房屋倒塌嚴重,只有觀音閣沒有受損,二樓石膏墻上只有幾條小裂縫。亭中觀音頭上有10個小佛頭,稱為十一面觀音,是中國最大的泥塑之一,兩邊的菩薩和山門的天王像也是遼雕,塑工相當熟練。觀音閣的下壁上掛滿了明代畫家畫的羅漢、山泉和世俗生活的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