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吃到正宗的豬雜,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殺豬佬預訂好,早早就拿回去,立即處理,再弄些濕粉,想吃老友粉、三鮮粉,那就看個人意愿了。豬下水準備好后,熗鍋,放適量花生油下鍋,待油溫達到七八成熱時,把豬下水放入,大火爆炒出汁,最后放入生抽蠔油,淀粉收汁勾芡,起鍋裝盤,趁熱吃,估計飯都會多吃兩碗。
到兩廣,肯定能吃到正宗的豬雜。特別是在農貿市場旁、醫院旁的粉攤,絕對少不了豬雜粥、粉,其實要想吃到正宗的豬雜,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殺豬佬預訂好,早早就拿回去,立即處理,再弄些濕粉,想吃老友粉、三鮮粉,那就看個人意愿了。豬雜一般是指粉腸、豬腰、豬肝、豬肚、梅肉等豬下水,還有也包括豬心、大腸等,粉腸以兩邊帶有一點白色肥油的為最佳,俗稱雙邊腸,這段小腸特別厚,剁碎刀,以五厘米一段為宜,煮熟后收縮成兩三厘米。
但基本無法完全嚼碎,腸子里有黃白色物質,一口嚼下去就噴薄而出,別有味道,洗粉腸不能洗太干凈,頂多就是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后一拉,絕對不能翻出內壁清洗,洗得太干凈就會變苦,沒有了黃白色物質就少了韻味了。豬腰清理必須把里面白色的物質割除,聽別人說這種白色東西臭腥,具體我也沒吃過,每次都把它切掉,豬腰切片改花刀。
豬肝有油肝和脆肝兩種,油肝比較粉,脆肝不怎么好吃,豬肝最差的部分就是緊貼豬膽的那一塊,豬肝洗干凈后切三至五毫米厚的片狀,再用清水清洗至無血水為止。豬肚是這么多下水中最貴的了,一般都是單獨爆炒或者做豬肚雞,在煮粉的世界里一般不會舍得放豬肚的了,豬肚特別難洗,要用面粉、生油等多次翻洗,最后根據菜品進行改刀。
豬心肉比較硬,切開后把心室里的血水完全清理干凈,切片即可,豬大腸最好部分就是大腸頭,腸壁厚,呈白色,長度大約就是一尺而已,其余大腸雖然也可以吃,但沒有大腸頭那么厚實有嚼勁。大腸必須用生油、面粉、或者稻草反復搓洗,并翻出內壁,清除上面的網油,大腸可以炒酸菜,可以鹵,也可以打邊爐,但不適合煮粉,而且煮豬大腸不要放姜酒,會有一股豬Si味,有人說要的就是這效果,要不怎么叫大腸?呵呵。
假如遇到母豬,還有一種豬下水,就是花腸,就是母豬的生殖器官,花腸特別厚實、脆,洗干凈后與粉腸一樣切段。還有一個部位就是梅肉,是豬的上肩肉,這部分的肉特別嫩,煮粉或爆炒特別爽滑、鮮嫩,豬下水準備好后,熗鍋,放適量花生油下鍋,待油溫達到七八成熱時,把豬下水放入,大火爆炒出汁,最后放入生抽蠔油,淀粉收汁勾芡,起鍋裝盤,趁熱吃,估計飯都會多吃兩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韶關樂昌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韶關年味小食炸油角,油糍,米餅,煎堆,蛋散,油罩糍,開口棗,牛耳朵,糖環,銅勺餅,米花糕,薩其瑪,豬糕圓各地區伴手禮曲江:羅坑胡須雞,樟市黃豆腐,馬壩油粘米,火山粉葛,筍干,羅坑茶葉,羅坑番薯干,沙溪華子山酸筍,沙溪粉,烏石甘蔗樂昌:白毛尖,北鄉馬蹄,子姜辣椒,張溪香芋九峰山黃金萘李南雄:臘味,板鴨,牛干脯,麻糍,銅勺餅,油山香菇,坪田白果,珠璣腐竹,大佬匡剁辣椒,金友有機米仁化:石塘堆花米酒,丹霞茶葉,仁化白毛尖,丹霞山紅豆,長壩沙田柚,黃坑貢柑,長江白糖餅,仁化酸蘿卜,“農民頭”牌辣椒醬,扶溪米,扶溪板鴨始興:澄江黃酒,清化粉,頓崗馬蹄,始興靈芝,南山生姜,司前野生菇翁源:冰花餅,豆橙,江尾米面,馬牯塘蓮,五指毛桃湯料,溪黃草茶新豐:蜜味紅薯脯,新豐佛手瓜,新豐鐵皮石斛,大豐有機茶,云髻山酒,云髻山生態香粘米乳源:瑤家煙熏臘肉,巴西果汁,大布腐竹,大布番薯干,大峽谷竹筍,金竹峰單樅茶韶關各地美食推薦湞江區:東江鹽焗雞、余記鴿皇、蒸汽(桑拿)雞、升平牛輾煲、酸筍炒大腸、五指毛桃雞、犁市豬雜煲、田園山珍拼、粉葛排骨、清蒸山塘鯇魚武江區:冷水豬肚、鴨五件、客家咸雞、三杯螺、酸筍田雞煲、茶香沙蝦、河魚雜錦煲、三鮮菜干煲、山坑螺焗雞、田園三寶曲江區:大塘扣肉、樟市黃豆腐、火山粉葛、羅坑胡須雞、樟市蒸豬紅、小坑野生水庫魚、羅坑紅花蓮藕、羅漢齋、沙溪筍干燜五花、羅坑禾桿土豬肉樂昌市:張溪香芋扣肉、月婆雞、禾花魚、白辣椒山坑魚干(將軍菜)、酸筍田螺煲、馬蹄肉丸、廊田大盆菜、梅花花生豆腐、牛雜煲、北鄉菜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