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話(baⅰ),襄陽話(be);伯,河南話(bai),襄陽話(be);吃,河南話(Chⅰ),襄陽話(Cⅰ),這些都說明河南話屬北方語系,語音與普通話一致,只是河南腔調硬,不如普通話好聽。襄陽很多方言字音更像古入聲字,如,我們郴州話,希望還是有人要傳承,畢竟越來越少的孩子不會郴州話了,以后也許就沒有郴州話了。
1、為什么有人說四川話和武漢話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車去上海,我在武漢轉車,在候車室里,以及上車后的車廂里,我就像見到了家鄉人一樣的感覺,因為說著差不多的話,只是音調方面有些不一樣而已。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話不僅僅是云南貴州和重慶人說,湖北武漢人也說,【01】湖廣填四川明朝末年,張獻忠起義,后與清朝抗衡,張獻忠在四川成都殺了些人,清軍入川時又殺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寧肯錯殺一千,也不肯放過一人吧,以為所有蜀人都是張獻忠的黨羽。
張獻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沒人了,清朝為了把這個空填上,便從湖南、湖北這邊移人過來,這就是有名的歷史上的事實——湖廣填四川,但是湖北過來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從湖北孝感麻城那邊過來的,族譜里都有記載,我祖父年輕時,那邊的人還送過族譜過來,并傳來了字派。所以把家鄉話帶過來,也是一個原因,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好多話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樣,
【02】西南官方話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因為湖廣填四川,不過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慶在內的,但是貴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會這種話,那就不是湖廣填四川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區劃,湖北、云南、貴州、重慶等都屬于西南方向,這一帶的人大多說話都向一個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語言,但又各自擁有自己的方言。
2、為什么郴州市區的方言,聽起起來像四川話喲?
郴州方言,平,翹舌音,不分,很底層,導致很多本地青年普通都過不了級!包括我,我就考了8次,心力交瘁!郴州方言確實很像四川話,有一年去外地,打個電話回老家,別人還以為我們是四川的,不過確實郴州有很多是三峽移民!郴州話,還有個特色就是全國都沒有的,就是有自創的詞語,比如打飛腳,這句話就是要你走快點!再比如,馬拉古,這個很時髦的詞語,其實是石頭的意思,如果有人說你馬拉古,你不要生氣呀!還有郴州話有些詞語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平時說感覺也還可以,算正常,但是偏偏廣播電視臺要用郴州話廣播,那個難聽呀,真不知道怎么想,看起就好笑!播出來感覺蠢里蠢氣,
最近還有個叫乃滴噶吃郴州在抖音用塑料郴州話,介紹郴州,對于我們南街,裕后街長大的,感覺不曉得怎么講,這個郴州話講起,水平就是郴州郊區的郴州話,一點都不純正,想懟他,還是算了,他都有勇氣用這個方言講,我也表示敬佩,有勇氣。但是他不代表郴州話!郴州話骨子里有一點霸氣,尤其是上了年級的人,說這個郴州話,相當有味,上次,有個派出所的所長,用郴州話喊了一句,真的是震驚四周!所以我們郴州話,希望還是有人要傳承,畢竟越來越少的孩子不會郴州話了,以后也許就沒有郴州話了!,
3、湖北襄陽的方言聽起來跟河南方言很像,但為什么襄陽不歸河南管?
雖然有這么多朋友作答,回答的也很精彩,還是想插幾句嘴(插嘴也是襄陽方言哦!)。襄州區(原襄陽縣)與河南搭界的一些鄉鎮:如朱集,古驛,石橋,黃集等,還有老河口這些地方確實與河南口音相近,但是其它地方與河南方言區別還是很大的!河南語音其實與普通話很似,比如說燈:河南念(deng)襄陽念(den),凳也是;能:襄陽念(nen),河南念(neng),黑:河南話(hei),襄陽話(he);白:河南話(baⅰ),襄陽話(be);伯,河南話(bai),襄陽話(be);吃,河南話(Chⅰ),襄陽話(Cⅰ),這些都說明河南話屬北方語系,語音與普通話一致,只是河南腔調硬,不如普通話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