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停辦,在校大學生何去何從。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獨立學院是掛靠在普通本科院校之下的學校,要依賴于普通本科高校,所以通常會以“XXXX大學XX學院”來命名,比如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1、在廣東某三本獨立學院畢業,是人生的恥辱嗎?三本學歷被有些人看不起怎么辦?
這個人簡直是放屁,放了一個大臭屁,不管在什么學校讀,都要看個人,看你所學的知識是否能起作用,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不要糾結在什么學校,一次高考并不能定一生,有些優秀的學生也有在高考發揮失常,而有些一般的學生在高考也有超常發揮,不管考上哪個學校,都盡最大的努力掌握好每一門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現在的獨立院校師資也是非常雄厚,并不比公立差,考上了,就好好學,別聽那些散步歪理的渣人的話。
2、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何去何從?
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沒有畢業的學生將何去何從呢?大家放心,關于這件事國家一定會妥善安排,在校大學生肯定能順利畢業,說不定還能撈點好事。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獨立學院要全部制定出轉設的工作方案,那么下一步獨立學院何去何從,自己打一個譜,反正國家不會一刀切,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轉設,也就是國家在近幾年內會讓各獨立院校全部轉化。
說的更清晰一點,就是國家實行了二十幾年的“獨立學院”將會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歷史,什么是獨立學院?可能很多人云里霧里并不清楚,把獨立學院與民辦院校混為一談。民辦院校: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常在招生章程中會有這么一句話——“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
其實民辦院校就是社會組織,個人,不用國家撥款的,人民辦學的一種性質的高等學校,這種民辦院校一般收費比較高,但是學校質量也不一定差。獨立學院是什么樣的院校呢?獨立字院有民辦的性質,它在運營起來也是不用國家撥款,同時,他又不同于民辦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即企業、事業單位,社會機構或個人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獨立院校。
獨立學院是掛靠在普通本科院校之下的學校,要依賴于普通本科高校,所以通常會以“XXXX大學XX學院”來命名,比如南通大學杏林學院,這樣,他的性質屬于三本。相當于南通大學是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的母體學校,有一點不同于民辦學校,獨立學院和母體學校的師資方面是互通的。獨立學院停辦,在校大學生何去何從?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獨立學院如果停辦,在校應屆學生畢業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或者在本校讀完剩余的功課,或者轉到母體學校進行學習,
“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其實我們仔細品讀一下這句話,也就說2020年末各個獨立學院都要有自己的打算,同時有一批實現轉設,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激進的方法,那么對這第1批實現轉設的獨立學院來說,肯定是一少部分,當年停止招收學生,然后往屆學生可能在本校讀完,直到全部畢業為止。
或者直接全部轉到母校就讀,那么這樣的話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從三本到一本或者二本,不用自己努力就實現了升級,到2003年,我國一共有300多所教育部批準的獨立學院。獨立學院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實行的,有在校本科生40多萬人,其中有本科二批,有本科三批。但是也有例外,在浙江省本科一批招生的獨立院校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也就說這是一本專業,
從2008年起,全國共有83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而教育部所屬高校共辦了55所獨立學院,到2020年5月,僅完成25所轉設。那么獨立學院何去何從呢?不外乎下面三種形式,1、轉為民辦,有社會投資方私人投資的,辦學協議,條件完善,辦學標準達標,且投資方有意愿繼續辦學的,可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轉為公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