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收購的酸棗殼是兩塊錢一斤。酸棗仁有生熟之分,都是論克數稱重,25斤酸棗能出一斤酸棗仁,一百塊錢成本,藥店大概合200多塊錢一斤吧,感嘆哪些頭腦靈活的藥販子還是有利可圖的,有朋友說啊,到農村去收酸棗,兩塊錢一斤,估計收不上來,你這話還真錯了,因為我親眼見到了農村人一天能打多少酸棗。
1、我奶奶常上山去撿干的野酸棗,還是干的沒有肉的,一斤4塊多錢,收這有什么用途?
野酸棗是栽培棗的自然變種,酸棗這個名稱來源于《神農本草經》,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還有棘、酸棗樹、角針、硬棗、山棗樹等等。分布于我國遼寧、華北、西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向陽山坡、地埂上、丘陵、平原,據我了解的情況,老人撿干的野酸棗,并且有人收,其主要用途有三點:第一,藥用,酸棗的種仁在中藥中叫酸棗仁,是常用中藥,有鎮靜安神功效,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病癥;第二,食用,酸棗果實本身就果肉薄,生長在野外,不及時采摘自然是干酸棗,但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既可以生食,還可以加工酸棗食品;第三,酸棗核用來加工一些工藝品用,酸棗核紡錘形,兩頭稍禿,紅褐色,我了解到一些地方用來加工手串等工藝品用。
由于在民間有以上用途,自然就有人收購了,這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種途徑,根據有關單位研究測定:酸棗的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量脂肪油、蛋白質、有機酸、皂苷、兩種甾醇、多種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成分,人們食用后不僅有養心安神、幫助消化作用,還可以增加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等成分,達到增強抗病能力的效果。酸棗仁藥用價值比較高,其性平,味甘酸,具有鎮靜安神、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的作用,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2、有人來農村花2元一斤收酸棗,他們收回去做什么?
有朋友說啊,到農村去收酸棗,兩塊錢一斤,估計收不上來,你這話還真錯了,因為我親眼見到了農村人一天能打多少酸棗。孩子開學前,我們回了一趟農村老家看望爺爺奶奶,胡同里遇見了林家的四叔在打酸棗。好奇的我一邊拿出手機拍照,一邊跟四叔拉家常:四叔打酸棗干啥啊,現在很多小酸棗還沒變紅熟透呢!四叔說,這是上頭下來收的,一斤兩塊錢,你看我打了不少勒,四叔說,今年天旱,糧食欠收減產,沒事就上山多打點酸棗,也好補貼家用!農民不容易,但只要勤勞,肯吃苦,
感嘆老天爺,天無絕人之路啊!你看四叔在門口水泥地上用鐵叉拍打酸棗,圖片原創首發。看他腳下和那個拖拉機兜上的酸棗大概一共有五六十斤了吧,這是他一天打的,兩塊錢一斤,估計這一天收入也有小100塊錢呢,還真不錯。今年氣候好怪,雖然說今天我們煙臺地區大旱,比如說花生啊,玉米啊,這些莊稼秋天的可能沒有豐收的跡象,但是這耐旱的野生山棗還真是沒少長果子,回村的路上我就觀察到了,路邊的山坡上,田間,地頭,溝渠,野生棗樹特別多,
野生棗樹很樸實,長的皮實,看起來碩果累累的樣子,你說昂,莊稼不收,收酸棗!記得小時候上山打山棗。那時候在農村上曲城聯中,農村孩子每年都得勤工儉學,我和同學也去山上摘過野生酸棗。一邊摘,一邊挑好的往嘴里填,酸爽甜甜很好吃,那時也是兩塊錢一斤,有販子下來收購,不過人員收購的那是是酸棗核。弄回來的酸棗把它煮熟歐爛,小溪水里拿塞子把它搓洗干凈,再交給收購的人,
那位客官說了,你騙誰呢,十幾年前也兩塊錢一斤,現在也是兩塊錢一斤,還掙什么錢呀,其實你誤會了。幾十年前收購的酸棗殼是兩塊錢一斤,如今他們下來收購了的是酸棗呢,不用農民自己去搓洗出棗核來,就是這樣新鮮的酸棗,兩塊錢一斤,農村人不怕扎帶上特制的手套,拿鐮刀噶就行了,農村山巒到處都是,回來拿叉子打碎了葉子,酸棗自然都脫落,農民又不傻,一天能弄50-60斤,閑著也是閑著,有著天時地利的機會,干嘛不去做?那些下來收酸棗的人收回去干嘛用啊?農村野生酸棗的用處可不少:一,酸棗的果仁是一種農村野生的中藥材,中藥店里賣還挺貴的呢,我記得有一年春天睡不著覺嘛,和過一段時間中藥調理,藥方里就有酸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