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山西很多地方都有山東村,其實不僅僅是山西,在陜西、河北也有許多山東村,東北更多。山東人也有被人評價不好的地方,官本位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山東人的經濟沒有江浙、廣東那么活躍,很多人都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思想的原因,山東的思想,考取功名比商人經商要體面的多,這就造成了山東有很大一部分群體為了功名而努力學習,山東很少有高學歷且知名的企業家。
1、在運城有好多山東村,為什么這么多山東人在山西落戶呢?
的確,山西很多地方都有山東村,其實不僅僅是山西,在陜西、河北也有許多山東村,東北更多。要了解這段歷史,我們就回到清朝,當時的山東地方災害不斷。水災、旱災、蝗災、地震,最為嚴重的是黃河不斷的潰堤改道,在當時的山東災害一個連著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實屬不易,所以大批百姓逃離山東。我們來看一組數據,1,中央氣象局對1471年至1870年,山東自然災害發生進行分析,其中旱澇天氣合計出現為百分之六十六,極端旱澇出現頻次為百分之二十五。
2,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水災245次,幾乎每年一次,其中尤其以黃河水災最為嚴重,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清咸豐五年的銅瓦廂大決口。這次決口黃河由以前奪淮河入海,變為由大清河入海,山東大片地區受淹,特別是位于新舊黃河之間的山東菏澤地區受災尤為嚴重。3,清朝268年間共發生旱災233次,也幾乎每年一次,4,清朝268年發生蝗災138次,平均大約兩年一次。
5,清朝268年間,地震也莫名的多,有震感的地震記載為283次,其中九次尤為嚴重,由于災害一個接一個,山東這農業生產受到了致命的破壞,糧食產量大減,百姓為求生存只能外出逃難。在外出路線中,有三條線路人最多,第一條就是最為大家熟知的“闖關東”,即向東北遷移。第二條,就是南下江淮地區,第三條就是西進,民眾向山西、陜西、河北逃離。
2、如何評價山東人?
當前全國省份中山東人的口碑算是比較好的,很多人都是喜歡和山東人交朋友,尤其是山東的酒文化,在外省人看來十分的豪爽,并且山東人大都比較能喝,總會給人留下熱情好客的印象,而且山東因為儒家思想的延續,對仁義禮智信看的比較重,對外講究情誼,很多企業都喜歡山東人才。但是山東人也有被人評價不好的地方,官本位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山東人的經濟沒有江浙、廣東那么活躍,很多人都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思想的原因,山東的思想,考取功名比商人經商要體面的多,這就造成了山東有很大一部分群體為了功名而努力學習,山東很少有高學歷且知名的企業家,
另外說起營商環境,山東當前的營商環境也處于劣勢,在商業發展領域,很多人說山東也有不實在的層面。都說一個省份的民營經濟越發達,代表這個省份的民間文化最誠信,以誠信經商才能發展壯大,其實個人認為這是對山東的誤解,不是山東人不誠信,而是上面說的山東人思想原因,作為山東人,肯定是希望全國對山東人的評價越來越好,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省份發展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