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還是應付工資(還沒有扣除個稅和五險一金),如果看一下武漢職工的實際到手工資,可能也就是在5000元左右。這主要是武漢國企多,民企少,國企開出的工資本來就很低,首先承認的是武漢工資確實低,比宜昌,荊州的均工資都低,比貴陽,合肥等幾個省會城市都低,大致是什么原因呢,當然是武漢缺乏像樣的企業,銷售類的崗位最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拿底薪,2000左右。
1、為什么有人說武漢的工資不高?
武漢是長江中游著名的大都市,自古以來就是工商業重鎮。據資料顯示,2018年末,武漢市在職職工月平均收入6139.25元,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73671元,這個數據還是應付工資(還沒有扣除個稅和五險一金),如果看一下武漢職工的實際到手工資,可能也就是在5000元左右。即使是這樣,估計還有60%以上的武漢職工達不到平均工資這個水平,
顯然,武漢僅次于北上廣深的新一線城市,其工薪階層的收入相對還是不高的。那么,武漢人的收入水平為什么不算高呢?筆者去過幾次武漢,對此也有一些初步了解,我們歸納為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武漢是老工業城市,主要特征是國企較多,而當地民企卻不發達。所以,武漢工薪階層的收入都是按國企的標準,而用國企的薪酬標準普遍就不會很高,
再者,武漢企業大多是,商貿,流通,簡單制造,物流運輸,批發經營等,這些行業的好處是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但缺陷是毛利潤不高,凈利潤更很薄。收益率肯定比不過做房地產,互聯網企業,電子制造等,而沒有較高收益的企業,自然也支付不起高工資、高待遇。再次,武漢各類大學多,大學生也多,而且每年都有大批大學生畢業,都要解決就業問題,
像武漢光谷,黃家湖地區,隨便就可以抓一大把的大學生前來應聘,試短工,低待遇等,屢見不鮮。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人以多為患,在武漢想留下來發展的大學生多了,有能力的也人多了,大家都來爭奪一些空缺崗位,企業當然不會開出很高的薪水。最后,武漢的物價不高,房價也不高,所以工薪族的收入自然也不會高,據我們所知,武漢的物價要比一線城市便宜很多,叫輛出租車起步價只要10元錢。
同時,武漢房價低的地方萬元左右,而在中心區域也就2-3萬元/平方米,鑒于武漢的房價不高,物價也不算高,所以,武漢的工薪族的收入也不會太高。而上海等一線城市因為物價很高,所以,當地人平均工資也必須逐年提升,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武漢,不僅工資收入要比一線城市少,而且與同類型的城市相比收入也是偏低的。這主要是武漢國企多,民企少,國企開出的工資本來就很低,
2、武漢工資很低,你們覺得呢?
首先承認的是武漢工資確實低,比宜昌,荊州的均工資都低,比貴陽,合肥等幾個省會城市都低,大致是什么原因呢,當然是武漢缺乏像樣的企業,銷售類的崗位最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拿底薪,2000左右。在者,武漢企業不咋地,確是牛逼哄哄的,也不怎么尊重人才,職場政治化嚴重,風氣不好,都想著抱大腿,還怎么能經營好,另外武漢的物價跟一線差不多,甚至還高,當然是除了房價。
3、重慶人溫州打工,武漢買房還是溫州?
本來不想回答你的問題,打字挺累的,我說的再有理又沒好處,但助人為樂是我的本性,所以忍不住還是讓唾沫星子再飛一會兒,先談談溫州的房價吧,溫州的房價在五年前就大漲,現在的價格還保持在五年前的價格,這五年時間杭州房價翻翻了,全國很多城市房價都翻翻,浙江的杭州這幾年的住房租,店租金也幾乎五年內翻翻了,而溫州這幾年無論是房租還是房價,都保持五年前的樣子,屬于理性微漲。
很多人喜歡唱衰溫州,有仇溫州的傾向,一直以為溫州炒房團是房價暴漲的罪魁禍首,其實不是這樣的,房價高漲是通貨膨脹結果,還有熱錢流動過大,投資環境惡化等等原因引起的。只是喜歡冒險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提前看到了這點,提前出手炒房了,在11-13年的時候,溫州是有多個集團公司債務危機,有的老板資金鏈斷裂,造成破產,但在溫州眾多企業,眾多老板的比例里,還是比例極少數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