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洛陽市區人口持續流入,洛陽市區人口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十萬,增加到現在的常住人口230多萬,總人口(含暫住人口)270多萬的規模,僅2019年市區常住人口就增加了6.02萬人,2019年全市總人口也增加了3.37萬人。由此可見,現在不僅洛陽市區人口持續增加,全市總人口也在增加,全市凈流出人口不斷減少。
1、洛陽市區人口16-18年,人口流入20多萬都是哪里人?
洛陽作為一個三線城市,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一個人口凈流出城市,2016年之前,洛陽這個三線城市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房價很低,均價大概在5000-6000之間,好的樓盤也就8000元左右,但是經過兩年房價的漲幅,目前洛陽房屋均價在萬元左右,也就是說房價優勢不再,另一個洛陽經濟發展只能算平穩,沒有很大起色,所以洛陽戶籍本地人才如果想要更好發展,選擇就業一般都不會選擇洛陽。
2、河南洛陽還有人口優勢嗎?
一個城市有沒有人口優勢,主要看城市發展有沒有優勢,而不是看當地的現有人口,如果城市發展具有優勢,其它地方的人也都會來這里求職發展,相反,如果城市沒有發展優勢,當地的人也會流失,到外地去求職發展。2019年底,洛陽市九縣(市)六區戶籍總人口為717萬,常住人口692萬多,人口凈流出不到25萬人,與很多人口流出大市相比,總人口流出量很小,
另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洛陽市區人口持續流入,洛陽市區人口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十萬,增加到現在的常住人口230多萬,總人口(含暫住人口)270多萬的規模,僅2019年市區常住人口就增加了6.02萬人,2019年全市總人口也增加了3.37萬人。由此可見,現在不僅洛陽市區人口持續增加,全市總人口也在增加,全市凈流出人口不斷減少,
3、你覺得洛陽修建地鐵對洛陽來說有什么劣勢?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洛陽修建地鐵對洛陽有什么劣勢?這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的理解是洛陽修建地鐵有什么壞處,今天借此機會試著給大家解答下。財政負擔更加大洛陽截止2017年的經濟總量為4343.1億元,長期處于河南省的第二位,年末總人口710.1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01.0萬人;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5.9億元;這就是目前洛陽市區的經濟情況。
目前國內修建地鐵的成本在5億每公里左右,按照這個計算洛陽市修建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總計需要投資311億左右,基本相當于洛陽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這對于洛陽來說財政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尤其對于洛陽這樣的重工業城市在轉型期間更是需要用錢地方(數據顯示2017年度河南省洛陽市企業研發費用財政補助擬支持已經有110家),
持續運營成本才是真正考驗地方政府財力的關鍵相比較于地鐵修建成本來說,維護和運營成本才是關鍵的,一條地鐵線的年運行成本在3億左右,從上圖可以看出鄭州地鐵1號線1期的運營成本為2.8億左右,總成本達到了將近10億,地鐵有點公益性質,幾乎每條地鐵修建完成投入運營都是賠本的,地方財政補貼是肯定的,西安和鄭州這樣的省會城市人流量這么大還需要財政補貼,洛陽這樣的200萬人口城市需要財政補貼是肯定的,這對洛陽財政也是一個極大考驗。
地方政府財政補貼有限的情況下票價高是趨勢如果說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良好,像公交和地鐵這樣的公共交通肯定是想讓民眾受實惠的,一旦政府財政緊張提高票價是肯定的,況且洛陽市如果乘坐地鐵人數多還好,一旦達不到一定的人次那么財政支出會更多。以上就是個人覺得修建地鐵會對洛陽帶來的不利,當然如果城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吸引人口和企業不斷進入提高人口數量和企業數量的話,這些都不會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