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幼小銜接的還有孩子對時間的管理和生活習慣,幼小銜接不好的話,孩子上了小學,不會寫作業完不成學習任務,本人做與教育有關的工作,所以建議,很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班,幼小銜接本來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但是要求高了,就變得非常困難了。
1、有人覺得幼小銜接不是提前上課,那銜接什么呢?
幼兒園的教育是讓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對于小學課本上知識是不講的。而小學則是需要學課本知識的,重視的是能力的培養。幼小銜接不好的話,孩子上了小學,不會寫作業完不成學習任務,我兒子是在市直幼兒園上的幼兒園,他們不教算術和拼音,在上小學的那個暑假,則讓孩子上了一個月的暑假輔導班,補了拼音和算術。幼小銜接的還有孩子對時間的管理和生活習慣,
2、為什么說幼小銜接很難?
幼小銜接本來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但是要求高了,就變得非常困難了。實際上,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遇到困難是正常的,這是一個孩子學習面對“學習”的機會,學習的過程就是需要面對問題,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會遇到難題,那么自然就變得難受起來。一年級的孩子,寫字是難題,拼音是難題,識字是難題,計算是難題,讀題是難題....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學習的機會呀!如果利用好了,孩子就能知道如何面對問題本身,如何去克服困難,如何去解決問題,
我的孩子是在家做有效銜接的,而且不是按照課本來的。我們的做法就是按照上面的幾個難點,給孩子做適當的準備,內容大致如下:1、孩子需要有責任感自己能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做,很多孩子一年級遇到各種小問題,其實都是平時的習慣問題。比如經常丟東西,忘記東西,這些都是需要在家練習的,我的孩子上學第一天起就是自己整理書包的。
我給她打印了一張課程表,讓孩子每天晚上睡前自己收拾好書包,而且我不檢查,整個一年級下來,有過一次忘記帶作業本,一次忘記帶課本,基本上都是自己找老師解決的。我跟孩子講過: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你想不出來,就去問老師如何解決,作業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有不會的作業,孩子需要有意識的想一想:這個問題老師講過嗎?我如何才能做好?我的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拼音曾經遇到過困難的。
比如聲調分不清楚,bd這些也經常弄混的,說實話,我很少教她,只是鼓勵她自己想辦法去記住她。一般過了幾天之后,孩子就會很開心地說自己如何如何記住了,這其實也是一個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過程。2、孩子學習的習慣需要培養很多孩子聽課的時候無法專心,容易走神,實際上這個也是在平時需要訓練孩子,比如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傾聽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需要等待。
生活中的秩序感能夠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有秩序感,所以孩子的生活也是學習,很多孩子都是憑著欲望在做事,沒有一個約束自己的念頭,這就導致上課的時候無法約束自己,總是不自覺的走神。寫作業習慣,每天要寫什么作業,什么時候寫,怎么樣才能既能快速的寫完作業,又能有一定的時間玩一下,這需要大人的引導,在一年級的時候,家長不能給孩子安排太多的活動,否則孩子會感覺疲憊不堪,而且做事的品質很差。
大人安排了一切,孩子就沒有參與感,或者是沒有主動性,這個危害在未來會體現出來,3、必要的知識準備如上面所言,我們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提前灌輸知識給孩子,一方面要注意給孩子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為了保持新鮮感,家長就不要給孩子按照課本的學習方法來提前學,否則孩子上課就容易失去興趣,并且容易出現自負心理,比較好的方式是輕松地學習一些基礎知識,比如識字和寫字都是可以適當地準備的。
每天練習寫一些字,孩子就能適應握筆,到時候寫字就不會覺得太困難,同樣的,計算方面,其實10以內的加減法需要拿實際的物品來體會的。不要直接讓孩子記住答案,先期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找答案,這個過程有點麻煩,但是很容易教,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沒有什么成就感,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的成就感卻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