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常住人口大概200多萬,就是那些已經是深戶的人群,流動人口1200多萬,就是沒戶口在深圳打工的,想想還有多少人沒有居住證不覆蓋的。造謠在深圳混的如何,月入過萬的比比皆是,那是還不了解深圳,按照數據顯示深圳平均工資是9443,但我也只能呵呵,應該大部分人都是被平均的,其實深圳很多都還是3000-5000左右的工資,特別是一些工廠的跟服務業銷售業底層的工作人員,甚至還不包吃住。
1、深圳的工資一般都是多少?
這個得以行業為大前提了。像我16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在學校簽了一家深圳這邊的公司(技術人員方面發展的儲備干部),上班后天天開銑床,周六加班,還得倒班到手4000來塊,天天機械的重復著,干了3個月,沒進一步的工作安排。后面就果斷換了,在一家旋挖機制造廠做設計,(其實也就是出出圖,小改,畢竟都是成熟的產品)工資也就4000來塊,
2、深圳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3、你剛來深圳的時候工資多少?
九三年來深圳時,在一家香港紡織企業做維修工,剛進廠時,工資500元,加班另算,和香港管理者小食堂吃飯,住四人間宿舍,吃住免費,我技校畢業,又進大學學習,本科生,當時國營工廠工資才百元出頭,所以當時還是很滿足的,那時,要維護機械二十四小時運作,經常加班,甚至深更半夜也來叫你,一聽到加班,基本上是高興的,雖說加班費和平時小時工資一樣,我還是很樂意的,做了一年,工資逐步加到了1500元,加上加班二千元左右,我更是穩下心了,一次香港老板請我一個人吃飯,閑聊時,我跟他說了,我是怎樣技校畢業,又去考機電一體的大專,然后國營廠去為了培養我,送我去學管理,別人本科畢業只要四年,我技校,專科,本科用了七年,都是全日制的,老板半天沒吭氣,喝了幾口酒,說,你不對啊,香港人很注意什么人做什么事的。
我說我很滿足的,我在國營廠二年也拿不到現一個月工資的,他幔幔的說,你沒眼光,我全世界做生意,人家是斜著眼看我們啊,我十四歲偷渡到香港的,先在碼頭做搬運,后做裝修,再做生意,日本鬼佬有啥了不起,就是看不起我們,國家送你讀書,花了不少錢,你要為國家去出力,還有,你讀這么多的書,做維修工,你也是自已對不住自已,我望著他那飽經風雨的臉,突然心被刺得很痛,誰說香港人不護國啊,那還是九三年啊,他緩緩地說,你先去找,找你自已的位置,找到了,馬上就走,找不到還做維修工,找到為止,我這里不可能再給你加太多工資了,可你的本事前途很大,趕快走,歲數大了,就沒前途了,那年我三十歲,我低著頭,下了決心,沒多久,我就應聘到了一家著名的日本廠的分廠長,我當時很想去日本廠,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何自傲,肯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很感謝我的笫一位貴人,香港老板,要不,我還可能做很長一段時間的維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