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廣州住了十多年的外來打工者,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那根據我對“正常”的定義,我不成熟的看法是,工資到手減去房貸/房租后,建議在10K以上,能算正常;而全年下來看,就是全年到手收入,減去住房開支后,在12萬以上,在廣州能算正常,年五月份由于工廠存在塑化劑超標被查封,五月中旬又正好婚期,于是在老家呆了大半年,還是沒掙到錢。
1、在廣州,你一年能存多少錢?
工資加上貨幣分房,一年可存十多萬。當然,我接觸的收入和差補都要比較理想,比如工作十五年以上的,一個級別可以增加二至三千元/月,理財方面,購買一些保值低風險的,職業上的敏感,我對理財比較保守!我對兒子的理財要求是百分之十用于自我增值,百分之十用于人際交往,其他沒什么要求,年輕人不是存錢而是打造基礎。一些企業還為員工找商業經濟課程,我有時也參與一些指導!他們的收入都有比較明確的目標,
2、在廣州,你覺得月薪多少錢才能滿足基本生活?
作為一個在廣州住了十多年的外來打工者,這個問題不好回答。2003年在花都區的時候工資才300多,吃住都是工廠的,每天一包三塊錢的紅梅王,每月能剩一百多,2006年離開工廠的時候工資升到一千二百,月余糧大概六百。后來去越秀區一家快遞點,說好是底薪一千二百加提成,但每個月從未見過提成,依然是包吃包住,吃的是白天冬瓜煮南瓜,晚上南瓜煮冬瓜,睡的是十多個好兄弟一起睡,
除了偶爾加點餐,偶爾再掙點外快,一月余糧大概600左右。跟06年基本持平,一直到07年底,后來到10年前都是做兩三個月一家工廠,這段時間沒掙到錢,迷上了網絡游戲,白天上班,晚上黑網絡里五塊錢通宵,暈暈卾卾的過了兩年。11年初進了白云區江高一家食用化工廠,月薪1200,白天8小時,晚上不加班,周日休息,節假日更是大休特休,一個清明節休了五天,一個五一休十天,國慶加上中秋直接就是半個月假期,休的多,于是玩的也多,整整一年時間,我存了兩千三百塊,
11年五月份由于工廠存在塑化劑超標被查封,五月中旬又正好婚期,于是在老家呆了大半年,還是沒掙到錢。12年2月份進了天河區一家鞋業公司,月薪三千五百,11年我女兒出生,開支也大,除掉吃住,出入地鐵上班,奶粉錢等等,每個月基本上空,一直到2018年4月份工資大概5000多點,還是存不到錢,不過那時已有兩小孩,于是乎辭職借錢開了間早餐店,兩個月不到倒閉了,入不乎出,同年六月份進了家公司,月薪五千左右,年底因裁員回家,2019年年初又在白云區搞了家早餐店,日子不長還是倒閉,一直到今天,我在外面擺地攤,除掉吃住,幾乎剩不到錢,混的人模狗樣,
3、廣州一年收入多少才算正常呢?
謝謝您的提問,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這個問題非常難回答,難度在于對正常的定義,以及這個正常所對應的收入,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和際遇,而有完全不一樣的答案,我相信每一個人的觀點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所接受,但如果說得過于定性(譬如收入多少都是正常,開心最重要),那我寧可不回答了,所以我還是斗膽提出我自己定量的看法,各位看官擔待著看,不喜勿噴,歡迎討論,先謝過大伙兒!個人意見,先對正常做一個定義吧,我的意見,結合對提出出題時心態的揣測,“正常”的意思,大概是指工作了3~4年,剛步入事業的穩定期,家里有房子,有妻兒老小,而在這樣子的背景下,能維持正常生活,即為收入正常。
所謂的正常生活,即能負擔得起負債,另外日常生活開支也能支撐得住,那根據我對“正常”的定義,我不成熟的看法是,工資到手減去房貸/房租后,建議在10K以上,能算正常;而全年下來看,就是全年到手收入,減去住房開支后,在12萬以上,在廣州能算正常。下面簡單解釋一下我的觀點吧,咱們從衣食住行來分析:衣:每月都能給自己和老婆小孩兒買件新衣服,不討論奢侈品牌,譬如H和M,1000塊一個月,算是能比較正常;食:偶爾跟家里人還有朋友出去搓一頓,點菜稍微隨意點,可以不太關注價格,假定一周2~3次,每次300~400左右,一個月2.4K~4.8K,左右,加上平常工作日吃飯什么的,先預5K左右,比較正常偏上了,再高就是不再是普通正常的定義了可能;住:考慮到住房的開支是整個收支系統中變數最大的,而且對住房的需求和要求,每個人差異都極大,因此咱們這里說的工資,是到手減去房貸/房租后的,暫時不討論住的問題,每個人對于住房正常與否都有自己的定義,住好點房貸/房租貴點,就是這個道理;行:對于各位買了車的兄弟們,一個月開車油費1.5K左右,暫時沒買車的,上下班打車也差不多這個價,這就相對比較正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