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30、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31、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2、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33、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34、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3. 中國各省省會記憶口訣
北京—簡稱 京
黑龍江省—簡稱 黑 省會—哈爾濱
吉林省—簡稱 吉 省會—長春
遼寧省—簡稱 遼 省會—沈陽
內蒙古—簡稱 蒙 首府—呼和浩特
新疆—簡稱 新 首府—烏魯木齊
甘肅—簡稱 甘 省會—蘭州
寧夏—簡稱 寧 首府—銀川
陜西—簡稱 陜 省會—西安
山西—簡稱 晉 省會—太原
河南—簡稱 豫 省會—鄭州
河北—簡稱 冀 省會—石家莊
山東—簡稱 魯 省會—濟南
江蘇—簡稱 蘇 省會—南京
上海—簡稱 滬
安徽—簡稱 皖 省會—合肥
湖北—簡稱 鄂 省會—武漢
四川—簡稱 川 省會—成都
重慶—簡稱 渝
青海—簡稱 青 省會—西寧
西藏—簡稱 藏 首府—拉薩
云南—簡稱 云 省會—昆明
貴州—簡稱 黔 省會—貴州
廣西—簡稱 桂 首府—南寧
廣東—簡稱 粵 省會—廣州
臺灣—簡稱 臺 省會—臺北
香港—簡稱 港
澳門—簡稱 澳
海南—簡稱 瓊 省會—海口
江西-簡稱 贛 省會--南昌
湖南--簡稱 湘 省會--長沙
浙江--簡稱 浙 省會-杭州
4. 中國省份速記口訣
你好,這是地理上為了方便記憶我國的省份而編的記憶口訣,具體內容如下:五江: 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新疆、(疆是江的諧音), 四西:山西,陜西,廣西,西藏二寧:寧夏,遼寧 希望對你有幫助。
5. 中國的省份記憶口訣
東北三省黑吉遼, 鵝捧斧頭砍馬蹄;
北部邊疆內蒙古, 雄鷹展翅東南飛;
青海寧夏與甘肅, 玉兔燕子舉啞鈴;
晉冀魯豫四邊形, 火炬跪駝大白菜;
陜西跪俑川羊皮, 小渝鄂鐘口對口;
湖南江西與貴州, 夫婦向西叫小狗;
滇藏新疆維吾爾, 孔雀伸舌啃牛頭;
安徽甲蟲閩方形, 兩廣象鼻與帽子;
海南波蘿臺大米, 浙江喇叭吹得響;
京津蘇滬與港澳,實在無法斷其形。
6. 中國所有省份口訣
中國地形像公雞,
項下黑吉遼排齊,
頸背內蒙自治區,
山西山東兩邊立,
河北楔入兩省隙,
北京天津在頸底,
青甘寧陜在脊底,
四川躲在雞肚里,
河南安江黃海系,
重貴湘鄂不分離,
臺海福建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