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素養決定了你在家里的地位,我堂妹老公是河南的,他們倆夫妻過年回去河南,她婆婆專門去超市里買米,買電飯煲學做米飯。不能吧,那你將來做婆婆的時候呢,我的生活生存能力也就是動手能力比婆婆強,我生完孩子坐月子半夜起來給孩子喂奶,換尿布,還有日常洗澡,從不叫婆婆幫忙。
1、怎么看把媳婦當成女兒寵的?
謝謝邀請,如果樓主說的是兒媳婦,這位婆婆了不起很有智慧,值得人們為她點贊,已是社會的楷模。常期以來婆媳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難相處的,既沒有血緣關系又是家庭主要成員,有人比喻婆媳關系是水與火的關系,互不相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類的文明,婆媳關系不再是水火不相融,而是和睦相處已不是美好的愿望,在現實生話中已經展現,我認為婆媳關系會越來越好,會有更多的婆婆把兒媳當女兒寵,我的理由如下,1,現在婆媳雙方都享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過去女性文盲多。
2,現在生話水準普遍提高,家家不愁吃穿,3,現在居住條件得到了大的改善,人人有居所。4,現在兄弟姐妹大大減少,一般家庭只有1一2個過去五六個七八個甚至有十個。5,現在的人見識,通過網絡對各地風士人情有所了解,媳婦嫁入婆家很快能適應新的生話,上述五條是滋生婆媳關系的主要根源,現在大家已經看到70后的年輕婆婆與兒媳好像親姐妹一樣友好,走在路上已是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2、你婆婆怎么對你的?
我生長在一個和睦的家庭,進婆家門時報著一定要孝敬老人的態度,到現在我的思想中仍是覺得共處一個家庭,就不是外人,我從一進婆家門就沒有坐等侍侯的時候,我認為人都是平等的,力所能及的我都去做,主動幫做飯,洗碗等??墒俏以谄牌叛壑校沂冀K是外人,永遠是自己的孩子全都好,對我指桑罵槐,甚至發展到想對我動手的地步,沒辦法,逼得跟家人斗智斗勇了,可氣也可悲!現在,盡管他們待我仍如外人,但只要能和平相處,我想到他們對丈夫,對我兒子(他們孫子)的疼愛,我覺得他們不是外人,仍得尊重他們,
不罵我,我多幫丈夫盡盡孝,罵我,我少去他們那,丈夫去就可以了。我重來不要求他們幫我們什么,我認為每個人只要管好自己,沒有給別人造成負擔,就為別人做貢獻了,他們幫我,我會感謝他們,不幫我也不怨。只想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我也明白家庭矛盾的原因,主要是他們所處年代和所接受的文化太低,再加上自私,干涉太多造成的。
可到了以后,又考慮兒子太小,不想因為大人矛盾影響兒子心理健康和兒子的品行,因此選擇包容吧,現在兒子大了,我倒不是怕兒子不孝我,主要是我和丈夫已結成家庭共同體,有些事我又如何能分得清?我理解姐妹們的心情,對于家庭中的不愉快大家盡可能在這發泄一下,可真要與他們分清只有離婚,離開這個家庭。只要沒有離開這個家,你就永遠分不清,如″各回各家,各看各媽\
夫妻有矛盾,永遠覺得兒子是最好的,想幫他兒振治我,家庭中所有責任都是我的,孩子磕了、碰了、病了,我沒照顧好,是我的責任,孩子和丈夫沒長胖,是我飯沒做好,我的責任。丈夫錢掙不多,是因為沒有好岳父,是我的責任,孩子上學淘氣,學習不媽,是我的基因不好,是我的責任,整日當著我的面指桑罵槐,除我之外的所有人都好,言下之意,就我不好吧!當日矛盾激烈時,我也曾想過我不是他們養大的,他們這樣對我,我以后也不想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