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一個月的春雨,小麥生長不良,該怎么辦。在筆者當地,目前正是小麥出穗揚花期,那么,下雨對小麥有什么影響呢,小麥追肥通常在春季返青期進行(也有少數農民在冬前澆凍水時稍施追肥的),在春天雨水過多的時候對于小麥的追肥要少施一點多施一遍肥選擇,防止小麥出現旺長的情況。
1、小麥施肥沒下雨怎么辦?
小麥施肥沒下雨怎么辦?題目應該說的是追肥吧,小麥追肥一是隨追隨澆水;二是就雨水追肥。就雨水追肥,省電費、水費,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施肥了沒下雨,那只有澆水了。如果,確實澆水條件不好,只能等雨,施肥了沒下雨,那就不好辦了,即使有關系,來人工降雨,也需天上有云雨層,代價就大了。所以,等雨施追肥的,要確實有降雨的保證,才可以施肥,
最好雨前施,且最好能施入土內。如果,雨后撒施通常不可取,雨后撒施,即使地面很潮濕,肥料利用率也會大打折扣,氮肥利用率也不足15%,肥效差,應該避免。水利條件不好,雨前又沒有追肥的,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了,小麥追肥通常在春季返青期進行(也有少數農民在冬前澆凍水時稍施追肥的)。一般返青期追一次即可,也有的農民在孕穗至灌漿期再追施些肥料的,為了籽粒更飽滿,增加千粒重更高產,
2、持續一個月的春雨,小麥生長不良,該怎么辦?
持續一個月的春雨,小麥生長不良,該怎么辦?持續一個月的春雨,會使麥田處于高濕狀態,造成土壤過黏,透氣性降低,根部水分過于充足,無法蒸發,容易使麥苗漚根,加之缺乏光照,麥苗吸收營養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從而抑制了麥苗的正常生長,造成了麥苗爛葉、黃葉及苗株瘦弱等不良狀況,那么在持續春雨影響下,造成的小麥生長不良情況該怎么辦,如何應對才更好呢,我的看法是:首先在持續降雨期內或結合天氣預報在近期內還有降雨,在一半天的停雨間歇期,還是不要采去任何措施,用來調節生長狀況,讓小麥恢復長勢。
噴施葉面肥,一來地濕不便工作,二來噴施后會被雨水淋掉,追施化肥,由于陰雨天氣光照缺乏,麥苗生長緩慢,追施后也吸收少,積累多,加之土壤黏濕,更會使漚根、爛葉加重,所以在這期間,盡量不要施化肥、噴農藥等,帶來最大的后果是肥藥“害”要遠遠大于肥藥“利”。待降雨結束天氣恢復正常,土表風吹日曬白皮后,土壤濕度降低,透氣性也好,溫度也會隨之升高,這時針對小麥不良狀況,就要及時追施化肥,因為麥苗經過長期的降雨壓抑后,在光照增強增長的同時,對營養成份的需求也隨之增高,這時施用化肥才能被根系很好的吸收利用,
而且對這種情況下的小麥生長不良狀況,最好施用氮、磷、鉀復合肥,以促進小麥健壯,不致徒長,每畝10公斤左右,少施勤施,根據生長狀況,再調整化肥配合追施,避免施用單一尿素在持續降雨狀況后造成徒長,以致出現倒伏現象,也可間噴0.3~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短期內會對麥苗生長不良有所緩解和促進。
3、春季陰雨天氣多,如何化除能確保小麥安全又有效?
小麥田雜草種類多,為害大,化學除草是麥田除草的最有效手段,麥田化學除草有兩個時期:一個時期是小麥播種后出苗前噴藥封閉土壤除草,另一個時期是雜草出土后莖葉噴藥殺滅。播后苗前噴霧除草劑,對小麥安全,防除雜草效果好,此期主要防除看麥娘、野燕麥、棒頭草、黑麥草、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也可兼治播娘蒿、薺菜等麥田闊葉雜草,
在施藥時要在播種3天以內完成,要趁土表墑情好,噴霧要均勻周到。苗后莖葉處理,所使用的除草劑具有觸殺性,在殺滅雜草的同時,對小麥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最好在冬前雜草2—4葉期使用,此時麥苗直立,雜草無遮擋,防除雜草效果好,對小麥傷害小,如果春季用藥,時間不能太早,以免溫度低引起小麥發生藥害,尤其早春陰雨天氣,更要注意用藥安全,最好等天晴升溫后再進行,春季麥田化學除草時間也不能太晚,防止土壤殘留除草劑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尤其是在使用苯磺隆、甲磺隆等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時,如果使用過晚,容易對下茬作物花生造成嚴重藥害,引起爛根、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