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阿根廷有很多人都擁有阿意雙籍,也有其歷史原因。在阿根廷有這么一句話來形容阿根廷與意大利之間的關系,那就是“阿根廷人,其實就是一群說著西班牙語的意大利人”,三、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的傳奇,阿根廷每年約有6萬人參加這項比賽,如今的阿根廷很多人都同時擁有意大利籍,在整個阿根廷擁有雙籍非常普遍。
1、梅西和馬拉多納都是阿根廷人,阿根廷有什么較有意思的傳統風俗?
圍火爐吃西瓜為您作答每年的2月22日至3月9日,是阿根廷全國每年都要慶祝的傳統節日——葡萄節.這一節日始于盛產優質葡萄的門多薩省。門多薩葡萄酒節(Vendimia)已有83年的歷史,門多薩省,地處,安第斯山區,安第斯山區系高山、高原和低洼地區,地勢起伏大,但山間河谷和山麓地帶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它所覆蓋的地區是最西部的安第斯科迪勒拉山東坡和科迪勒拉前山區,包括門多薩省在內的,卡塔馬卡、拉里奧哈、圣胡安、圣路易斯、內烏肯等省,亞安第斯山洼地位于安第斯科迪勒拉山東麓,有很多由冰川巖屑和火山物質阻塞所形成的美麗湖泊,
冬冷夏涼,年降水量約為500毫米。南維40度以北地區,屬于半干燥氣候,以南比較濕潤,多森林分布,高地可飼養牛、綿羊,低地可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尤其可栽培葡萄,湖區還可以發展旅游業,自1938年起門多薩葡萄節成為全國性節日。每年節日來臨之際,人們穿起節日盛裝,載歌載舞,進行盛大隆重的慶祝游行,在游行隊伍中,有許多裝飾得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大型彩車。
有的車是新品種葡萄的模型,有的車象征葡萄加工業的碩果,人們歡慶豐收,并預祝來年的好收成。一年一度的葡萄節以全國選美比賽為高潮,阿根廷每年約有6萬人參加這項比賽。首先是各省舉行的預選,然后在首都舉行決賽,選出葡萄女王皇冠的獲得者,選美比賽結束后,要舉行楚童的西班牙繪畫。圖片、雕塑和美術展覽以及盛大的“探戈”舞表演,
2、意大利和阿根廷有什么淵源嗎?為什么一些人是這兩國的雙重國籍?
在阿根廷有這么一句話來形容阿根廷與意大利之間的關系,那就是“阿根廷人,其實就是一群說著西班牙語的意大利人”。盡管歷史上阿根廷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并非意大利的地盤,但阿根廷與意大利之間的淵源的確相當深遠,如今的阿根廷很多人都同時擁有意大利籍,在整個阿根廷擁有雙籍非常普遍。如今阿根廷有很多人都擁有阿意雙籍,也有其歷史原因:第一,意大利后裔其實是阿根廷最大族群;第二,阿意雙方簽署有雙籍法案;第三,因為經濟原因以及足球,
歷史上的阿根廷屬于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如今阿根廷有大量西班牙移民后裔,也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不過,阿根廷這個美洲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度,最大族裔是意大利人而并不是西班牙人,作為移民國度,從1880到1920年,短短40年里阿根廷接收過超過4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其中意大利移民超過一半。阿根廷超過56%均為意大利后裔,還有眾多擁有意大利血統者,即便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意大利裔人口的比例也比西班牙裔多出近10個百分比,
歷史上意大利雖也被列為西方列強之一,但意大利的實力如何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相當弱。除在非洲還有點零散地盤,列強劃分新大陸之時,意大利卻連殘羹冷炙都沒撈到,隨著美洲的意大利移民越來越多,意大利也越來越不滿足,希望通過移民在美洲開辟新天地,所以將矛頭對準了意大利后裔聚集的阿根廷。可當時的阿根廷實力不俗,而且英法等國也并不愿意意大利在拉丁美洲擴大影響力,最終意大利還是竹籃打水,
不過,意大利也并非一無所獲——1899年,意大利與阿根廷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阿根廷承認本籍公民同時擁有意大利之籍。如今的意大利經濟發達而阿根廷仍在發展中,可在近代兩者之間卻是完全相反,近代的阿根廷憑借豐饒的物產非常富有,而意大利本土尤其中北地方當時經濟發展乏力,大量手工業者與農民破產,被迫移民海外謀生。